又在北大谈拓展

标签:
水手拓展培训作战意志盟军中国 |
分类: 培训 |
4月9日到10日,应邀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体验式培训创新方法和室内训练技术高峰论坛。会议的组织者是《拓展培训》一书的作者北大体育部钱永健老师,主讲嘉宾是英国著名体验式培训专家 Colin Beard.不知不觉我在拓展的路上已经走了四年,非常高兴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也有了机会和许多专家学者一起分享。在会上钱老师不无感慨的说,懂得拓展的人,生活无限宽广。
拓展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潜艇埋伏在大西洋海底,攻击盟军补给运输船队,致使盟军船只下沉、船员纷纷落水,由于海水冰冷,且远离陆地,所以造成大量的水手牺牲。后来人们发现许多海难都会有极少数人能够活下来,令人惊奇的是活下来的并不是那些年轻力壮的水手,而是船上年纪相对年长的水手。一些心理学家和军事专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决定你生存最关键的因素不是你的体能,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及意志。年长的水手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及处事经验,沉着冷静分析当时所处的环境,怀着坚定的生存信念,最终摆脱了死亡厄运。而年轻的水手们,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精神的沮丧和不知所措会导致人的生理防线全面崩溃,造成体力的急剧下降,最终的结果是死亡。
于是军方建立了一些水上训练学校,除了训练海军的体能外主要通过一些情景模拟的科目对海军的生存能力、作战意志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训练。当时这所学校对战争的兵员保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战争中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后来,这些学校的功能也随之退化,一些组织行为专家从这所学校的培训模式里得到启发。德国人库尔特 . 汉恩( KURT HAHN )和英国人劳伦斯 . 沃特( LAWRENCE HOLT )首先将这种训练运用到战争以外的培训中,并提出 OutwardBound 概念,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很多社会人和管理者经常遭遇着与落海水手同样的境遇,人们在面对节奏飞快的工作效率和人际复杂的社会氛围,往往会造成很多社会人的思想保守、情绪焦躁、精神压抑、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承受不了压力会作出极端的行为,种种这些现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损失。
于是就慢慢形成以培训管理者和企业人为对象、以培训管理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管理技能作为培训目标的学校。他们创立的 OutwardBound 概念就是体验式培训的前身,后来逐步被应用到企业人才培训中。
在中国,把拓展培训进行商业运作是一家叫“永不抱怨”的公司从1993年开始的。当时这家公司收美金,讲英语吃西餐,只培训外企。1995年,中组部一位叫刘力的老师在中国创办了“人众人”公司并首次把outward
bound
翻译成拓展一词,中国第一代本土的拓展培训师就在孕育成长起来。2003年开始,各种拓展或类拓展公司,以旅游,内训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出现,而其中很多培训师是独立行动背包族,或soho,市场呼唤拓展培训的正规化。不巧的是,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全球碰上了金融危机。对拓展行业来说是机遇与压力并存的时代。乐观的公司说,太好了!金融危机是企业学习充电的黄金时期,培训的机会来了!悲观的公司说,太糟了!我也是这场危机的受害者,这回注定难逃一劫,看看有没有转行的可能!
Outwardbound 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
我想可能有太多人已经忘了这拓展的真正含义了,拓展不是断桥,背摔,或是孤岛求生。拓展是一种精神,是拓展自己,只有拓展自己的心胸,才能海纳百川,无论到哪里,别忘了,你就是海,一个优秀的水手心不会死,只要心不死,永远都不会被淹死!
想起在新东方培训英语时的一句新东方名言,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拓展培训要在金融危机中转危为机,必然要为客户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帮助被人就是救自己!培训师不能够在拓展中千篇一律的重复那些分享点,以前的项目设置多为管理而设,而体验式培训可以应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我们在拓展的时候,自己又在哪个个象限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