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拣破烂的老人


标签:
生活富裕贫困孝顺家庭儿女情感杂谈 |
分类: 生活情趣 |
世界名画《爱之岛》法-弗拉贡纳尔
两个拣破烂的老人
我家的小区很温馨,一进大门儿,就会看到高高围栏的网球场,透过网球场是一标准的室外游泳池,池边是造型别致的业主会所,园区楼群错落有致,院落绿荫环绕。傍晚时分,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广场水池边嬉戏,老人们在一起散步、谈天,停车场私家车排成长龙……
然而在这样的小区内,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一位七旬老人,骑着三轮脚踏车,顶着骄阳奋力地拉着满车干树枝,忙碌在绿地的一角,树枝被他用锯子整整齐齐的截成断,垛成柴垛……,他满身尘土,汗流浃背,与园区的景致形成强烈的对比,路过的人们每每投之以诧异的目光。
这位老人,是我的父亲。
父亲一辈子劳动惯了,是那种不干活身子就不舒坦的人,长期的劳动练就了硬朗的身子骨。孩子们把他从乡下接过来十多年了,老两口住着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孩子们众星捧月似的,全部在父母身边买了房子,他的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可是父亲偏偏不喜欢在家里享清福。
我们经常看见家里不是多了一双旧拖鞋,就是多了一只旧花瓶,一看就知道是把别人扔的东西拣回来了,为此我们曾经大声嚷嚷:“干嘛老拣别人家扔的东西,恶心不恶心啊!”父母还说呢:“这又没坏,扔了多可惜啊,看把你们狂的,你们小时候连这个也没有!”
妈妈有个习惯,看到垃圾箱旁边有废纸箱什么的,就攒到一块,卖到废旧物收购站去。我几次跟妈说:“妈呀,你就别跟人贫困人家争饭碗啦,你拣来了又当不了几个钱花,人家可是养家糊口的!以后咱只卖咱自己用过的,别拣外面的行不?”这个提议妈接受了。我们家里有个花园,阳台下面有一个封闭的空间,我们喝过的饮料瓶、用过的包装箱,下楼后自然而然扔在那里,成了习惯。这个节俭的习惯,完全是爸爸妈妈给养成的。
爸爸出去拣树枝,目的是给弟弟的公司食堂当柴烧,节省燃煤。为这事儿,孩子们和父亲发生激烈争执,弟弟哀求说:“爸爸呀,你看这一车柴把你累成这个样子,还不够送到公司的运费呢。再说,环保部门也不允许烧这个,儿子求求你不要弄啦!”爸爸根本不听,他认为公司地处偏远,没人管这事儿。白天,他跟着清理树枝的环卫工人,等着清理那些树枝,环卫工人对他满脸怜惜:“放心吧大爷,之后全让你拉走。”爸爸如获至宝。
孝顺孝顺,孝就是顺,孩子们最后屈服了,开着宝马7系的孩子每每路过骑着三轮车的爸爸,喊一声:“爸啊,别累着,啊!”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地上班了,爸爸在那儿穿着破衣服干他的活儿,他觉得这样的日子舒心。
今天早晨,因为工作关系,我到一个贫困家庭送去救助款,老太太与一个瘫痪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那老太太和爸爸同龄,也靠拣破烂过日子。
于是,我有点儿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