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名画《女主角》毕加索
那天天吃水果的贫困日子
小时候,在家乡的山坳里,从没见过香蕉是什么样子的。苹果也很少见,就是过年的时候,也很难吃上一个。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在那个贫困的时代,我们居然也可以奢侈地过上每天都吃上水果的日子!
我和姐姐们吃的,都是最纯净、最天然、最美味的山珍——山里红、冻秋梨、圆枣猕猴桃、山荆子、黑天天……倒是当今的孩子想也想不到、吃也吃不到的!
虽然那时生活贫困,但我家的“水果”却从没断过。仓房里有一个大囤子,大约有两口大缸那么粗,近一人高,里面是满囤子的山里红!旁边就是那种用柳条编的一个个的梨筐,里面装的全是冻秋梨!冬天,每天放学,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儿就跑到仓房里,翘起脚尖,把手伸进囤子里一把一把地抓山里红,直到衣服两边的小兜兜揣得满满的,一边玩一边吃,让邻家的孩子好生羡慕。
不是东北人,就不知道冻秋梨是什么味!秋天刚采下来的时候是酸涩的,一口咬下去,整个表情都变了形,那是还不到吃它的时候!一定要用梨蒿把它“捂”一段时间,等到去掉了它的酸涩,到冬天再冻起来,吃的时候梨变成了黑色,拣上一瓢,用水一化,梨在瓢里被冰连在一起,在炕沿边轻轻一敲,冰被敲掉了,山梨就变得松松软软的,咬一口,露出一块白肉,满嘴是梨水儿!冰凉冰凉的!那才是正宗的梨味!市场最上等的香梨也比不上它十分之一!
故乡的圆枣子特别绿,象红枣那么大,摘下来的时候硬硬的、涩涩的,不好吃,可是放在筐里一段时间,等它变软了,就变成上等的美味了,放在嘴时不用嚼,用嘴一抿就碎掉了,满口爽甜,过几十年都忘不了那个味儿!
山里虽然什么都有,但是要跑到十多里外的深山里才能采得到。那时,每家每户最好的运输工具就是一架手推车,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推着手推车走一两个小时到山上,把这些果子采下来,用麻袋装好,把麻袋口扎严实了,一袋袋扛到车上,用绳索缆好,一路拉回家。
妈妈那时三十八、九岁,养了我们六个孩子,她为孩子们做饭、做衣服、做鞋,但她不满足于把孩子们吃饱和穿暖,别人家孩子吃到的东西要是自己孩子吃不到,她心里就不是滋味!为了孩子,她没一天歇着的时候,到什么时候采什么果子,啥也别缺着!她每年都要做自己磨的豆腐,什么豆腐皮、豆腐干、豆腐脑、豆腐渣,最正宗的我们全吃过!最全的杀猪菜我们年年品尝!冬天的腊八粥、粘豆包、粘火勺……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妈妈奉献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贫困时期里充满希翼的日子,到什么节气,过什么节日,孩子们特别有盼头!
最深的爱必会有最深的记忆。一次,妈妈同别人上山干活,半路去采榛子,那时开原山里的榛子特别多,妈妈采了满满三麻袋,想扛也扛不动,想拉也没有车。她一面对着那三麻袋榛子发愁,一面想着自己的孩子,怎么也舍不得把它们扔了。最后,十多里的山路,妈妈竟然一袋袋地扛着,把前袋放在前面,又取后面的一袋,就这样把三袋榛子“倒腾”回了家!回想起来,我真的计算不出,为了这三袋榛子,妈妈多走了几倍的路,忍受了怎样的疲惫,我更计算不出究竟背负着多少爱才能拥有这样的坚定和毅力。
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把这篇回忆写在博客上,楼下正在看电视的妈妈恐怕早就把这件事儿忘记了,但是我却起起了那些天天吃水果的贫困日子,想起了那些日子所记载着的博大的母爱、勤勉的精神和水果的甜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