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温馨家庭 |
世界名画《坟墓边的圣女》法 德尼
中国人讲究孝道:“百善孝为先”。谈起孝道这个话题,人们对年老体衰的父母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未经探究,便归责于儿女。在“孝”的大棒面前,作儿女的会常常就成为弱势群体。
在孝与不孝面前,父母和儿女成为两个对立阵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孝”字,成为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矛盾的焦点。
但是,身为父母也曾是儿女,身为儿女也正是父母,一人同为两个角色,却不知为何总是顾此失彼。
小区里一群群的老头老太太,在一起议论最多的就是这个话题。妈妈回到家里,时不时的把老太太们对儿女的牢骚有意无意地说给我们听。今日她听刘老太太说:“我这两姑娘,大女儿比小女儿孝顺多了,大女儿每次带我去洗澡,都是亲自给我搓澡。小女儿呢,啥时候都是花钱给我雇搓澡工搓,差点没把我肋骨搓断两根!”
我听了觉得心里一动,难道妈妈在说我么?因为我也这么干过,难道让搓澡工给妈妈搓澡就是不孝,我可不这么想,于是反驳道:“花钱雇搓澡工怎么能够叫做不孝?难道自己的儿女一天工作回来还必须拖着疲惫的身体,还必须亲自给父母搓澡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
妈妈说:“我也知道,她们家大女儿年令大,生活条件一般,所以能自己做的事儿就舍不得花钱,正好老太太也节省,就看大女儿好。小女儿工作忙,条件宽裕,不在意花几个钱,老太太就不喜欢。”
依我说,小女儿冤,冤在两代人的观念。
孝顺是一种社会评价。我们家有一件事儿就让人无可奈何。
一天,邻居魏东对二姐说:“作为朋友我不得不说说你了,你可太不孝顺了,我昨天在自家楼上亲眼看见你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在院子里足足等了你四十分钟,你才下楼将车开出来,你怎么能让老人在那么冷的天在外面等你那么长时间呢?”二姐苦笑着解释道:“我每天都是八点上班,父亲偶尔搭我的车同去公司,但是那天我得了重感冒,本来是不想去公司的,我哪里知道爸爸要去呢,按说应该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才是。”
魏东继续说:“这件事算你冤枉。可是你老父亲总是在小区里拾一垛垛柴禾,你们家孩子却没有一个帮忙,路过那里只是看看就走开了!”这下,二姐再也无法用一两句话解释得清楚了。
俗话说,一家不知两家事儿。父亲长期生活在农村,年复一年为了过冬进山砍柴,高高的柴垛成了父亲生活的底气,久而久之成为乐此不疲的习惯。跟着孩子们搬到城里以后,这唯一的看家本事再也用不上了。可适逢弟弟开公司,父亲从公司的食堂那儿看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于是在城里大街小巷不知从哪里拾来的破木头,一垛又一垛,要给食堂做饭当烧柴。每拾一次,七十八岁的父亲就灰头土脸,身上、脸上就没一点干净地方。看把他累得那个样子,孩子们气得说不出话来。弟弟千般阻拦:爸呀,你就不能在家里享享福么?你拾这一堆柴,还不够我往公司运输的车费,再说,环保局根本就不允许在城里烧这个东西啊。倔脾气的父亲哪里会听儿子的,每次斗争之后均以父亲大发雷霆而告终。几个回合斗争下来,孩子们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与其让他生气,还不如由着他的性子,让他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所谓孝顺不就是给父母一个自由么?顺着他吧,只要他不累着就行啊!但是态度也是鲜明的,你干你的,不能让孩子也跟你一起干这个没有任何效益的事情,不干涉你不等于支持你,双方妥协了。
于是,在这样一个绿草如荫的小区,两个住着一百四十多平米的老人过着这样“辛酸”的生活,怎能不让人侧目?于是不孝之名不知不觉地被邻人扣到了我们的身上。
什么是孝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年轻的时候,我想,孝顺就是每个学期给父母拿回来第一的考分和三好学生的奖状;是不打驾不骂人不让老师到家里告状;是不做过格的事免得父母担心;是节俭自食其力自己养得活自己。
中年的时候,我想孝顺是维系好自己的家庭不让父母操心;是增长自己的能力让事业进步让父母引以为荣并且积累赡养他们的能力;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许多孩子先于父母而去谈不到什么孝顺;是给父母以自由,不干涉他们的生活习惯……。
但是,孝顺也远远不这么简单,孝顺的内涵涉及太多的细节,孝顺是你得做最软的饭菜,软得你觉得你无法吃得下去,但非是这样,父母的牙就承受不了;孝顺是你不要让孩子们太闹,否则父母的耳朵和神经承受不了,他们需要安静;孝顺是你不能太长时间不看望父母,他们需要陪伴和慰藉;孝顺是父母过生日的时候,你即使没有精力下厨也在尽力去做,因为无论到什么样的高级酒店也可能无法博得父母的欢心,因为他们不喜欢破费,即使你认为你在经济上可以承受;孝顺是有些事情你必须亲自去做,别人无法取代。
孝顺的内容被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环境所诠释,被客观的环境和主观的因素所左右。
尽孝也有无奈的情形——有忠孝不能两全的,种种的客观环境使儿女们少有尽孝的机会;还有尽孝能力不足的,我看到好多的家庭,子女没文化,自身生活拮据得连孩子读书都供不了,在父母把他们告上法庭的时候,亲情被贫困和不被理解的双重压力下显得那样的沉重,孝和被孝都是两难。
做父母的不愿给儿女填麻烦但内心却时常感到委屈;做儿女的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内心总是不安。孝与不孝间不仅理解与宽容,也需要倾诉和沟通。
孝顺是一个永远不能够达到完美的话题。
也许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天下儿女有一颗尽孝之心,天下父母有一颗体谅之心,一个家庭相对就完美了。
新浪特别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