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东坡《浣溪沙·端午》赏析

(2020-06-25 16:35:13)
标签:

苏东坡

端午

分类: 社会热点

《浣溪沙·端午》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赏析这首词具有研究我国古代习俗的价值,写于苏东坡被贬惠州的第二年,公元1095年(宋哲宗绍圣二年)。的上阙描写了妇女们准备参加端午节活动,她们穿着绿色细绢(碧纨),由于端午节已经进入夏天了,天气稍热,于是“轻汗”“微透”出衣服。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浴兰活动也是惠州当地的习俗,“流香涨腻满晴川”表示参与的人非常之多,以至于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节日的盛况。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说的也是这个。

  下阙写词人与佳人一起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五彩花线缠在手臂上,符篆斜挂在发髻上,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为的是辟邪、驱病。“佳人相见一千年”,能够长久相处。有不少人把下半阙的“佳人”解读为王朝云,我感觉也不无道理。王朝云到惠州后,身体不好,苏东坡这样写,是为了鼓励她,战胜病魔吧?

苏东坡《浣溪沙·端午》赏析
浴兰习俗

苏东坡《浣溪沙·端午》赏析
苏东坡与王朝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