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质疑
(2020-02-07 20:47:03)
标签:
口罩预防 |
分类: 社会热点 |
《两个质疑》
今天(2020年2月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某某某在最后回答了网友的四个问题。我对其中两个问题的回答有质疑:
第一个质疑,是关于他说:“……网友问了,在火车站到机场、过安检的时候,要取下口罩,那么在人员这么密集的情况下,把口罩摘下来,会不会造成传播?那么在安检的过程当中,脸面识别,要你短时间的取下口罩,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取下口罩一般不会造成传播。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这个和别人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实际上他在安检的过程当中,他也设置了一定的安全距离的线。那么检查安检结束以后很快带上,那么一般不会造成传播的。”(根据录像原话记录)
该专家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已经说到:“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那么飞沫是怎么产生的呢?像我们呼吸、讲话、咳嗽、打喷嚏、都能产生这种飞沫。”怎么保证这些过安检的人中就没有已经感染的人,或者处于潜伏期的人?呼吸是肯定要的呀,而且都要对准同一个镜头。怎么保证就没有讲话呢?怎么就保证没有哪怕是轻微的咳嗽、打喷嚏呢?为什么专家没有谈这些方面的措施呢?例如,镜头等要定期频繁消毒?一旦有人咳嗽、打喷嚏,更要马上消毒!在旁边有人提示迅速取下、对准镜头、戴上口罩等……
另外,我想到安检的时候,另外一个可能性是不是也应该引起注意:检查员手频频接触各种不同的人的身份证,然后还给各种各样的人。既然已经证实门把、电梯按钮等有病毒存活,是否也应该采取一定措施,例如,安检员可以在旁边放一酒精海绵(每隔一段时间要注入新的,因挥发快等),每接触一个人的身份证,就可把手指擦一下,也不需要太大成本和时间……
第二个质疑,是关于他说“……讲到口罩,有人会问了,口罩不够了,我这口罩能不能重复使用?我能不能用了以后洗一洗再用?那么关于口罩的问题,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科学,如果我们一个人在家,或者家里的人从来也没有外出过,在家里没有必要戴口罩。那么在社区里面,如果这个社区都没有新冠肺炎的流行,室外也没有必要戴口罩。那么哪些地方需要戴口罩?一个我们人员会到人员集中的地方去,你比方说,我们坐地铁,我们乘公交,到这些场所,那么需要戴口罩,还有呢?我们工作人员,那么我们先讲第一个,我们去这些地方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就带一般的普通口罩就可以了。那么对于我们从事在人员集中的地方,比方说我们做这个医护人员在密切接触者的管理,那么以及包括为这些服务的人员,这些人员,我们在医用防护口罩就可以。那么对于口罩用完了以后,是不是说我一次性口罩我戴一下,我马上就扔了。其实没有必要,像我每天也都戴口罩,实际上我一天到两天换一次,一天到两天换一次。这个口罩要不要洗?我们不主张你用微波炉什么消毒,不主张这样去做……”(根据录像原话记录)
所谓“如果这个社区都没有新冠肺炎的流行,室外也没有必要戴口罩。”“没有流行”是指什么?是指没有确诊病人、疑似病人?还是指什么?说的很不清晰!国家卫健委已经肯定了这个病在潜伏期就有传染性,怎么肯定一个小区就是安全的?怎么肯定就没有还没有发病的感染者?例如,如果在小区散步,你怎么肯定前面拐弯处就没有疑似人员刚刚咳嗽?——据说病毒在一般空气里至少存活两天。关于这个说法与当前强调的出门就要戴口罩也是相矛盾的。另外,所谓人员集中的地方,他也没有强调电梯、菜市场、商店等老百姓必须去的地方。当然,如果到的是非常空旷的地方,清楚看到四周没有人迹,或者相距足够远,是不是也可以暂时取下口罩?
——可能以上两个问题都涉及到“气溶胶”传播的问题。国家第五版诊疗方案指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既然是尚待明确,就得警惕!——总之,我觉得上述专家的话,至少是没有足够严谨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