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楼宇烈先生晤谈》
楼宇烈圣迹,
金声通人心。
名称虽谁谁,
大道宽无痕。
2019年2月3日我拜见楼宇烈先生,相谈甚欢,极有深度,尤其是对“神”的理解。话题涉及《长青哲学》一书、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道家、我所研究的全人心理学、通心理论等。我送了拙著《与先知通心》,他为我题字,并且赠送他所编撰、书写的《民间谚语》。
兴之所至,当时我就在送他的书的扉页写下:“楼宇烈圣迹,金声通人心。”二句,后来又补充二句,遂成一小诗。
2月4日我看望好友王文元老师,哲学家、诗人,亦是社科院同事。互赠著作,交流心得。文元兄文笔极好,古体诗很出色。交流中我对他出示了此诗,并且进行解释:
这首诗我这比较巧妙的运用了双关语的技巧。包括“楼宇”、“金声”。“楼宇”既是他的名字的头二字,也是楼房。“金声”既是有识之士发出的声音,也是指我的名。楼宇烈圣迹:楼宇烈可以指楼老师,他内在丰富,读书破万卷,装的比较多,就相当于一个“万神殿”一般的楼房。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楼宇,一个房子。人的房子就是他的人格,包括自我。
“金声通人心”一句:可以指他也可以是指我,把当时我们两个人的关系达到“我与你”,以及当时谈话的那种愉悦之境描述出来了。楼宇里面装的都是圣人,列的都是圣迹了,发出来的话肯定就是“金声”啦。
“楼宇烈圣迹,金声通人心。”二句,首先是指他,也指我,指一切真诚探索者。
“名称虽谁谁”,是说他叫“楼宇烈”,我叫“许金声”,我们在这个地方相遇了。虽然楼老师是搞哲学的,我是搞心理学的,经历差异很大
,但我们说到一起去了,产生了很多的共鸣。所以说:大道真宽啊!——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疆界,正是“大道宽无痕”。
此诗发到微信群,群友们纷纷发表高见,其中:
「九龙凝气:这几天看前面大家的解读,各有不同角度高见。向各位学习了。我不是学心理学的,但觉得许老师这四句看似平淡的诗,内涵极深,貌似还有解读空间。新年且凑热闹试试解读一下:
第一句赞楼老师的成果,蕴含着先贤圣人留下的一丝残魂痕迹;
金声通人心。何以能通心?此处金声代表着宇宙中的一切泛音,空明,深不可测。声、音、乐是有严格分界的:禽兽知声、人知音,惟君子知乐。这金声,不仅打通主升动脉,其共振更有通透思维、变而能化之意。
名称虽谁谁,大道宽无痕。我读到这里,抓耳挠腮的喜悦!无名天地之母,有名天地之始,白马非马,指谁非谁。道与名,乃众妙两扇门,若能超越束缚人的实体,自能“观”大道之“法身”,无处不在无处在……」
- - - - - - - - - - - - - - -
谢谢!您的解读很深刻!@九龙凝气
注:楼宇烈,
浙江省嵊县(今嵊州)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85年9月起);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