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自然通心的人

标签:
惠特曼大自然 |
分类: 与大自然通心 |
在诗人中,有很多都善于与大自然对话,例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在中国,与大自然对话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在古代有王维、苏东坡、担当等。在当代,我印象深刻的有诗人孙静轩。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生于1819年5月31日,死于1892年3月26日。他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亦被称为美国自然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出生于长岛一个木匠家庭。《草叶集》是他费时37年,历经9次改版,呕心沥血的不朽诗集。他的写作风格清新质朴,其诗歌不拘泥于格律。他的感情自由奔放,思想无拘无束,直指生命的真谛。
惠特曼是追求身、心、灵三者整合的人。他的诗歌里,常常谈到他对健康的身体、乐观的情绪的追求:
怀着轻盈的心,
我在马路上大步向前,
无拘无束,体魄强健,
世界在我的眼前展开,
我可以所有想去的地方,
不再理会其他人的紧张、烦乱,
他们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嘴里不是批评便是抱怨,
而我,精力充沛同时满心欢喜,
在这大马路上大步向前。
惠特曼是一位热爱大自然,尽情拥抱树木花草的人。要与大自然对话,首先需要热爱大自然,有一种在大自然中投注自己感情的能力。下面这首关于橡树的诗,典型地表现了惠特曼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他写道:他惊讶橡树“独自站在那里吐着欢乐的叶子”,“那株活橡树在一片宽阔平坦的空地上孤独地闪烁”,表达了他对“存在性独处”能力(这是一种没有孤独感,但却有充实、力量、自信感的独处)的向往。他诚实地承认自己“做不到”,这正是大自然、树木可以给我们的启示。
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橡树在成长,
它孤独地站立着,苔藓从它的枝上往下垂,
那儿没有一个伙伴,它独自生长,吐出暗绿色的欢快的叶子。
而它的相貌是粗鲁、刚直而健壮的,令我想到我自己,
但我惊异它怎能独自站在那里吐着欢乐的叶子,
却没有朋友在它身边,而我知道这是我做不到的,
于是我从它身上折下一根长着些叶子的小枝,
并用少许的苔藓缠在上面,
然后带着它走开,把它放在我房里看得见的地点,
我用不着让它来提醒我想起我自己的亲密朋友,
(因为我相信我近来除了他们很少想到别的什么,)
不过它仍是我的一个奇异的标志,它使我想起男人的爱恋,
尽管这样,尽管那株活橡树在一片宽阔平坦的空地上孤独地闪烁,
终生吐着欢快的叶子,而没有一个朋友、一个情人在身边,
我仍然清楚地知道我做不到这一点。
——《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橡树在成长》
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惠特曼有“大我”感觉的闪光。
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凡是我认为怎样的你也会那样认为,
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
我闲游,邀请我的灵魂一起,
我弯着腰悠闲地观察一片夏天的草叶。
——《我自己之歌声》
下面的这首诗,简直就是佛教的名句“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的注解或者翻版:
我相信一片草叶的意义不亚于星星每日的工程,
一只蝼蚁,一颗砂,一颗鹪鹩蛋,也同样的完美,
雨蛙也是造物者的一件精心杰作,
四处蔓延的黑莓可以装饰天堂的客厅,
而我手上一个最小的关节能藐视一切机器,
低头吃草的母牛能胜过任何一座塑像,
一只小鼠便是奇迹,能使千千万万个异教徒震惊不已。
——《草叶集·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