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一句常常被使用的俗语。想必你也使用过,你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意义上使用的呢?想表达的什么意思呢?
查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多指别人不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却高谈阔论或阴阳怪气,夹杂有说人得了便宜还卖乖之意。也喻一个人不了解实际情况,只管口头讲述,脱离实际,也比喻眼高手低。
这句俗语来自于先秦秦孝公和商鞅的故事。
孝公宠臣景监将商鞅(卫鞅)引荐给秦孝公,孝公在朝殿与商鞅纵论天下治国经纶,景监作陪。当时孝公端坐,商鞅、景监长坐(即把膝盖跪于地双足垫于臀下),自晨昏畅谈至日暮,商鞅说到激扬处忘形于礼,起身立于殿中侃侃而谈,浑然不觉。景监长跪一日,身心俱疲,见君臣并无结束之意,遂频频向商鞅暗使眼色,意即打住。但商鞅并不理会,直至二更才由孝公打断,赏赐御膳而去。席间商鞅问景监为何频使眼色,景监道我跪得浑身都麻木了,酸软如泥,你倒站着说话不腰疼。后来这句话就流传下来了,不过含义经过世代演变,早已和初衷大相径庭。
汉语真是博大精深啊!
这句话也可以用于自嘲,检讨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通心。
回到景监与商鞅的故事。如果你是景监,你有没有什么比“使眼色”更好的办法呢?还是同样只能够长跪不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