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朗普有精神病吗?

(2017-02-21 11:11:34)
标签:

自恋

分类: 社会热点

特朗普有精神病吗? 

据报道,全美35位精神科医生在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认为特朗普有精神问题,根本无法领导美国。

我没有看到这封公开信的原文,对特朗普更是了解极少、极少,但我对这个事情涉及到的某些问题有兴趣,愿意发表一点意见。


   一、关于特朗普精神健康问题的争论 


据有关报道,35位精神科医生认为,“特朗普的演说和行为表明了他无法容忍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经常为此怒火冲天。特朗普也没有同理心,常常扭曲现实来匹配自己的精神状况,并且攻击任何指出他错误的人。”“……特朗普的攻击行为出现了上升的迹象,而他的自大也越来越明显。专家们认为,特朗普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他无法安全承担总统的重任。”

  有关报道还说,“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美国人第一次怀疑特朗普的精神状况了。去年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节目Morning Joe特意做了一期节目,讨论特朗普的精神状态问题。在节目中,双方热烈讨论了特朗普的问题,并且怀疑特朗普是自大狂、常病态性说谎、冷酷无情。其他人说特朗普是反社会,总之没一句好话。

  在今年1月份,特朗普集团前执行副总裁发声:我知道特朗普患有精神疾病35年了。芭芭拉(BarbaraA.Res)对《纽约每日新闻》称,她1982年在特朗普手下做事时就知道他是一个“恶性自恋狂”(malignant narcissism),如今35年过去了,特朗普的病情变得比35年前更糟糕。”

    美国一位知名精神病专家艾伦•弗朗西斯(Allen Frances)撰文称,这35位精神病专家不仅没有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违反了守则。而且还侮辱了精神病人。

弗朗西斯认为,很多人非精神病专家都混淆了特朗普的问题,直接把他定义为“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弗朗西斯参与制定了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标准。特朗普也许超级自恋,但并没有病。

关于争论中关于特朗普的其它问题我暂且不发表意见,只谈一谈所谓特朗普“超级自恋”的问题。

 

二、自恋并不意味着不健康

 

什么是“自恋”?关于“自恋”这个概念,它是怎么来的?我对此缺乏研究。我目前的理解是:如果要解释汉语“自恋”,它可以理解为自己爱自己的意思。但在汉语里,“自恋”似乎使用并不多。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外来语,它则具有丰富的含义。它的英文是“narcissism”,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这是来自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

.这个概念的流行可能与精神分析关系密切。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力比多兴奋的状态。这里的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从投注力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当事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科胡特修正了弗洛伊德这个自恋的定义,而提出自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的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以上参考了百度百科)

不少人对于自恋的问题有一定困惑。

一般来说,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由于强调合群、集体主义等,对于“自恋”具有排斥性,“自恋”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贬义词。

例如,如果一个人喜欢独处,人们常常会说他“自恋”。又如,一个人有比较强的个性,有时候做出一些一般难以理解的事情,人们也常常说他“自恋”。

其实,一个人是否喜欢独处,与他人格是否健康没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人格有可能健康,也有可能不健康。那么,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呢?关键是看他们在独处时,其实际状态如何?也就是说,其状态是匮乏性的、维持性的,还是充实性的?如果他们的独处是充实性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独处进行创造或者是成长,应该说他们是健康的。如果他们的独处是维持性的甚至是匮乏性的,那么他们就或多或少地有自恋倾向。如果这种自恋很严重,不仅在独处中不舒服,而且在交往时有没有学会通心,甚至连必须的人际交往关系都难以维持,这很可能就有自恋性人格障碍了。

自恋这个概念,也常常容易与自信、人格独立性等混淆。

一些人自我强大、人格健全的人,由于意志坚定,观点鲜明,毫不妥协,也容易被看成是“自恋”,其实,这里有看者的投射。情况往往是看者自恋,他们一发现某人有坚持自己观点的特征,就往他贴一个这样的标签。

自恋从病态到健康,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这个连续统一体的核心是通心力。从病态、幼稚到健康、成熟,是一个通心力逐渐增加的过程。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强大的人的自恋是否健康,要看他的通心力如何。

 

    三、特朗普的通心力如何?

 

我没有机会直接接触特朗普,但根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及直接看到的少数视频,我感觉,特朗普有极强的通心力。

    1、特朗普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个人能够在企业上成功,已经证明他能够与许许多多的人通心。何况,他竞选总统,击败了希拉里。竞选总统,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一个通心工程啊!这需要有与多少人通心地沟通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没有某些心理问题。全人心理学发现,即使是成长程度非常高的人。也会仍然带着某些早年的问题,或者没有清理干净的问题。

    2美国大选希拉里和特朗普的第二场辩论,也许是由于辩论火药味十足,一位观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说出一点对方值得尊重的地方?”这位观众的问题提得非常高明而有趣味。

  希拉里的回答是:“我尊重他的孩子。作为母亲和祖母,我很看中这一点。”

  特朗普的回答是:“我欣赏希拉里决不退出。我和她有很多分歧,但是她是一个斗士,她非常拼。

      在整个辩论中。希拉里似乎更加平和,但这个问题的回答并没有完全切题。她显示出对特朗普的非常不接纳。在电视上看到她这样回答的时候,我略感意外。而特朗普充满了攻击性,其回答却给人有大度的感觉。就这一回合看,至少特朗普显示了更大的通心力。

    3马云是大家熟悉的企业家。特朗普在即将上任的时候,马云与特朗普有一次著名的会谈,这次会谈化解了一些大件对特朗普的猜疑。他们素不相识,特朗普能够选择见他,对于中美关系,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非常妥当的。而且他们能够在40分钟之内,达成一定的成果,是与双方的通心力都分不开的。

      一句看似平常的话,也透漏了特朗普看人的玄机。他们会谈之后,川普面对记者简单介绍情况,第三句话就是:“他(指马云)爱这个国家(指美国),当然也爱他的国家中国。”

这至少说明特朗普看一个人,首先要直接判断对方与自己是什么关系,其善意如何。

         没有错,马云的确说出了特朗普的需要。但每天各种各样的建议多了,为何特朗普能够相信他?这显示了马云的通心力。马云如何让川普相信他?他在会谈前后做了一些什么?他说了一些什么?我们现在还无从知道详情。不过,也肯定跳不出“先感情,后事情”的规律。他首先获得了特朗普的信任。使特朗普有一定安全感,相信他们是互利关系。“他(指马云)爱这个国家(指美国),当然也爱他的国家中国。”这句话是一个证明。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也透漏了特朗普的洞察力。

      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对方所说的话,而且要直入其内心来判断自己与对方的关系。这里面少不了换位体验的过程。


 四、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超级自恋”?


“他人是我的地狱”,著名哲学家萨特一句话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困境。

一般来说,多一个人,就意味着会少一分自由。例如,结婚对于单身,要少一分自由。结婚后生孩子,又要少一分自由。萨特只是用夸张的语言道出了真理而已。摆脱这个困境,唯一的途径就是通心。人与人的关系,纠缠是常态,通心只是特例。

与人通心是有成本的。所谓通心成本,是指与他人通心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等代价。对于强大的人,他们在这方面各有各的的策略。一些人选择压抑自己,更多地圆滑。一些人选择我行我素,或者“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看来特朗普是宁愿选择后者。

特朗普的咄咄逼人、竞争精神,与他早年的求学经历有明显关系。特朗普13岁到纽约军事学校(New York Military Academy,简称NYMA)学习。该校成立于1889年,是美国最古老的私立日校和寄宿学校之一,也是一所名声赫赫的具有军事传统的大学预科学校。学校的座右铭“TOUJOURS PRET”(随时候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随时随地让学生准备接受未来的挑战。纽约军事学校的每位学生都接受到严格的大学预备课程的教育。学校采取小班制,学生和教师比例12:1,让教师更紧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一些哲学、宗教(应该说是后来的人们,并非宗教的原创者理解的宗教)鼓吹什么利他、全心全意、专门利人等,这些说法是片面的。人,永远是一个个体,只不过他的最高境界可以达到“天人合一”而已。

那35位精神科医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发表这个公开信。他们的政治倾向是不是都是同意希拉里的?

(未完待续)

特朗普有精神病吗?
(特朗普与选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意与灵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