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太极高手为师

标签:
推手太极拳 |
分类: 博主简介、经历、联系 |
前段时间一个下午,我去常州莱蒙城公园里查看全人心理学基地的装修情况,意外发现对面的一栋楼下,有“太极拳”三个大字。走过去一打听,才知道是武术协会会长高先生的教学基地。我感到非常高兴,以后练太极拳、推手方便了!
高先生是太极拳、绵拳、散打高手。前天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他。
他的个子不高,身材看起来很精瘦,但一看他那敏捷矫健的动作,炯炯有神的目光,就能够感觉到不是一般人。
我把手放在他的胸上,往上挑着一推,瞬间就被他化掉。他再轻轻将我一拉,立即感觉到了他的朋劲……
与太极拳相比,我更喜欢推手。为什么?
太极拳一个人打,单独练,而推手是两人对练,这是从主体性进入“主体间性”。推手强调“听劲儿”,体现了通心。
所谓“听劲儿”的“听”字,不能从字面理解为用耳听,而是是用手去感受对方的意图和情况。在推手时,当手与对方接触,可以感觉对方劲力的大小、方向等,故称“听劲儿”。久练太极推手,手上的触觉变得越来越敏锐,能清晰地感觉到对方肢体的劲力,把握来路去向,甚至对方的意图,这就是太极拳家的听劲功夫。
有趣的是,我想到孔子说“六十耳顺”,就是说到六十岁就能够有比较高的通心力。这里的“耳”,也不能够单纯理解为“耳朵”,而是泛指感觉器官。
对于推手我只知道一点点,一直想找一位高人师傅深入学习,现在看来机会到了。
高老师说,他最大的特长其实是散打。
与他交谈,能够感觉他理解我的意思非常迅速,其回答要言不烦。
“美国的拳击和中国的散打,谁能够赢?”我问。
“这取决于谁的基本功更好。”
……
他的一句话使我非常开窍。是的。就像心理治疗一样,不在于是什么流派,而在于您的基本功如何。在我看来,心理治疗的基本功是“通心力”,只要通心力强,用那种方法都可以有好效果。那么,武术竞技和实战是否也需要通心力呢?肯定的,少不了。当然,必须建立在把握了武术所特有的技击方法、基本功、速度、准确性等基础上……
除了强身健体外,学习推手和太极拳的技击方法,对于研究人际关系有什么好处?
最重要是,体会竞争、对抗关系中的通心问题。
高先生对心理学也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我送他两张全人心理学的资料。他当下就饶有兴趣地翻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