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应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邀请,到江苏如皋市参观、考察,如皋是我国著名长寿之乡之一,这次活动是对百岁以上老人做一些采访。办完公事,6月29日由一位对水绘园颇有研究的当地朋友陪同,到水绘园(注1)一游。这次游览,使我有震撼的感觉。水绘园的魅力,是在于它把我国古代才子佳人、园林艺术、心灵家园的梦想浓缩在一起,给后人以深远的想象空间。这天,天下着小雨,我请那位朋友先走,自己一直呆到黄昏。下面的诗歌,记录了我的感觉。
2015年9月,应邀去东台举办工作坊,司机来接时,特地选择经过如皋水绘园的路线,与三位学生再次游览水绘园,感觉已经有一些不同。一个强烈的感觉是:正如“水绘园”这名字,这是在水中画出的仙境,一切世外桃源的梦想,一切执着,都是乌托邦,都是“水中月,雾中花。”
波烟玉亭(注2)
灰蒙蒙,烟雨傍晚,
湿漉漉,水绘佳园。
意深深,波烟玉亭,
情切切,窈窕小宛。
莫感慨,生命卑微,
有高峰,过眼云烟。
莫遗憾,红颜薄命,
有真美,昙花一现。
壹默斋,古色古香,
四百年,风云变幻。
湖面上,古柳拂水,
绿水边,今人长叹。
注1:在我国众多的名园之中,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那就是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冒辟疆与秦淮佳丽董小宛栖隐过的如皋水绘园。水绘园是江海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园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既秀且雅;而其以园言志,以园为忆、并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等于一园的特色,又足以说明它原来是一座饶有书卷气的“文人园”。
水绘园位于如皋县城东北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是邑人冒一贯的制业,历四世至冒辟疆时始臻完善。冒辟疆将旧园重整,赋予思想,精心增饰,在园中构筑“妙隐香林”,“壹默斋”,“
枕烟亭”,“
寒碧堂”,“洗钵池”,“小语溪”,“
鹤屿”,“
小三吾”,“波烟
玉亭”,“湘中阁”,“涩浪坡”,“镜阁”,
“碧落庐”等十余处佳境。清初名士
陈维崧在《水绘园记》中写道
“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坱圠掩映,若绘画然。”
冒辟疆营造的水绘园不设垣墉,环以碧水,园中凭借水流于地面,自然地形成了一幅幽美的画图。这里,有画堤的两岸夹镜,
涪溪的窈窕,
香林的妙隐,似镜浮的茅亭,洗钵池的空明和屿地的不羁,水中倒映着冬季的“碧落”,早春的“
寒碧”,夏日的“悬露
”,爽秋的“泼烟玉”,更有那迟疑的涩浪坡和怡淡的枕烟亭。园中以洗钵池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园分为数块。再加上水中洲,在其回环的水道上,疏疏落落地建有一堂、一房、一斋、一庐、二阁、三亭剩下来的就全是水景了,这正好点出了地处
长江三角洲水网平原上的造园特色。
明朝灭亡后,
冒辟疆心灰意冷,于是把水绘园改名为水绘庵,决心隐居不仕。当时名士钱搛益、
吴伟业、
王士祯、
孔尚任、
陈维崧等纷纷前来
如皋相聚,在园中诗文唱和。时人说:"士之
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无不以如皋为归。"水绘园盛极一时。(百度百科)
注2:据传,董小宛在世,常在水池边吟咏李贺诗:“月漉漉,波烟玉……”冒辟疆怀念之,在水绘园建波烟玉亭。董小宛住在水绘园,究竟生活得如何?这个问题,就是游水绘园的乐趣之一了。发挥你的想象吧。

使人流连忘返的波烟玉亭。

这柳树想倒在水中?

据说是董小宛的画。

从山洞里看波烟玉亭。

如此高大的冒辟疆塑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