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耶稣之谜

(2015-02-26 17:45:41)
标签:

耶稣

成长

分类: 与耶稣通心

    我越是读《圣经》,就越是感觉耶稣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也有一个成长过程。在我的《唤醒大我》里,我谈了对耶稣神人二重性的看法。

    关于耶稣也是人,也有一个成长过程的思想,目前在基督教、天主教内部,也有一些人接受这种看法。2004年4月24日,我在宣武门饭店采访了韩德力神甫(比利时人)。韩德力是台湾南怀仁基金会负责人,天主教神甫,今年已经70多岁。他在采访中详细地谈了自己的经历。他说自己从小生活在天主教的家庭,在比利时,90%以上都是天主教的家庭。他自己18岁就决定做神甫。1957年去台湾传教,直到现在。他非常重视比利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为此,他发起成立了“南怀仁基金会”。在这里,我只录下了与本书的主题密切相关的部分。本文未经韩德力神甫审阅。——关于南怀仁: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引自百度百科

 

    许金声:我想问一个看《圣经》时感到困惑的问题。一次耶稣看到无花果树,他想吃那个果子,但是那个时候不是无花果结果子的时候,耶稣就诅咒这棵树,树就干枯了。

    韩德力:对。

    许金声:这个我理解不了,第一这个时候不是长果子的时候;第二,用中国话来说是“一棍子打死”,没有给人机会。罗素也曾经对此提出质疑。这个怎么解释呢?

    韩德力:没有什么确定的解释,说实在的。在《圣经》中还有好几处类似的,我们不能准确地解释。《圣经》应该怎么样去看?它用了许多例子,用来说道理。关于无花果树这一段怎么解释?我自己也不好解释,说实在的。因为关于耶稣的记载,是耶稣死后几十年才开始写出来的,……耶稣原来怎么说的也搞不清楚。……我个人也觉得这个事情不好说。因为《圣经》是神通过人写的,最终是人写的。

    许金声:这是人记录的。

    韩德力:是的,是的。

    许金声:我感觉到,佛教里对大自然,植物等很喜欢,佛陀就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他对植物等非常爱护,在《圣经》里面好象也有这方面的,但不是那么多。所以这样的说法:佛教为生态的平衡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韩德力:你说的很对,在《圣经》里面没有太多直接说环保的,也有,但没有佛教那么多。天主创造了人,创造了宇宙,用爱创造了这个世界,包括了人和整个宇宙。人有责任做到环保,环保是天主给于我们一个责任。

    许金声:我现在有一种看法,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在菩提树下坐了7天7夜,有的说是49天,最后一天早上,他看到天边有一颗启明星,就一下开悟了,这可不可以理解为圣神给他的启示呢?现在我感觉到,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先知,包括佛陀在内,都是受到了同一个上帝、天主的启示。只不过佛陀没有说自己是神,而耶稣说自己是神的儿子。

    韩德力:我个人相信佛陀也收到了天主的启示。佛陀,还有老子等很多人,世界上许多了不起的人,我相信他们跟天主很接近,有利于他们祈祷、反省……有利于他们接近。

    许金声:象你这样相信佛陀也受了天主启示的人,在天主教里大概占什么样的比例?

    韩德力:大概什么样的比例,我不敢说。

    许金声:啊?

    韩德力:有的人是不同意的。保守的人会不会有一半?

    许金声:是一半吗?

    韩德力:我不敢说。如果你一定要问,我相信一半以上都同意我的看法。

    许金声:对。看来天主教还是开放的。有一种传说,但是没有确切的根据,耶稣在30岁以前曾经到过印度或者有佛教流传的地方,受到过佛教的启示。你知道这样的说法吗?你认为耶稣一生下来是一个人,是通过个人努力,最后成为神的呢,还是他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神?

   韩德力:耶稣是人和天主,是天主派下来的,但他一定是有成长的过程,才有一个成熟的智慧,30岁再去传教。《圣经》里有他的一句话,他说:“我的时间还没有到。”所以他一定有一个这样的成长。有的人认为,象你所说,他在30岁之前,到过什么地方受到启示……这个没有任何记载。但是耶稣是人与天主,就有一个人的成长、成熟的时期,天主的智慧才能够显现出来。有一些故事,《圣经》有记载说,耶稣小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他有相当的智慧,人们感到很惊讶,但他也是需要成长的……

    许金声:能不能说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后,他仍然继续在成长?因为在这个时候仍然曾对天主产生了怀疑,他说:“天主,你为什么抛弃我?”

    韩德力:这就是他的人性,他也是一个人。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这种寂寞,是不是天主离开了他?当时他有了这种人的感觉。

    许金声:也就是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还在不断地成长?

    韩德力:对。他受的这个痛苦,跟一个人受的痛苦是一样的。哎呀!你能够有这样的思想……

(略)

    许金声:你当时在高中一年级时就想传教吗?

     韩德力:对。

    许金声:在中国,有的人出家当和尚,是因为在生活中遭受了一些挫折。您呢?

    韩德力:这个倒跟我没有联系的,从小就想过,这个是一个梦,一个梦,在那个时候,有了这个心理决定,我们人们高兴地准备,后来来到中国,很高兴。去台湾的时候也没有怕什么的,台湾的生活不能适应,中国话不能学,中国吃的什么样,我们绝对理所当然的,都应该怎么样,从来就没有这方面的大问题,当然语言不是一个大的阻碍,那好吧,我来了,47年了现在,也没有后悔,从来没有后悔。

    许金声:没有后悔?

     韩德力:没有后悔。生活……

     许金声:利玛窦也是在17、18岁的时候决定当传教士的。

     韩德力:对,对。

     许金声: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世俗的生活,包括结婚生活?

     韩德力:这个我们是绝对的。在教会有这个规定,要求做神甫就不结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有的教友有时对我们说:“哎呀,神甫,很了不起呀!”他们很佩服神甫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要离开自己的国家,也不结婚。关于不结婚,我觉得是牺牲也可以说是牺牲,但这个难处怎么看?结婚,过一个好的家庭婚姻也难。它们不是一个比一个难,也不是一个比一个有功劳,我觉得是都难。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认识不少的朋友、弟兄姐妹,他们过一个好的婚姻的生活、家庭的生活,也是不简单的。他们有自己的喜乐,也有苦楚。单独过一个自己的生活,也有喜乐,有痛苦。但是你就应该学习,应该超越。有没有危机?当然有危机,不可能没有危机,婚姻生活也一定会有危机,我们看到,有的婚姻因为危机而失败了。而在神甫中也有失败的,也有的做不动,后来就走了,结婚的也有。我想生活的哪一个环境都一样,都有挑战,都需要奋斗,都需要超越。

……

     许金声:我还想知道你对“天主”的感觉,我知道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天主到底是什么”,这很难用语言来说清楚,但现在如果非要你用语言来说,你会怎么说呢?

     韩德力:天主是一个“人”,我想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知识,所以天主就是爱,奉献爱的神,他临在我们中间,临在我身上,我是从他来的,我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他。我能实现爱,那我就达到了我人生的目的。每一次,我在语言上、行为上,做到了爱,就少做了我自己做的这个,那么就是等于是天主了,那么这个对天主的看法就是,他的爱对我如同父亲关心我一样关心。我是谈到爱,在他手中茁壮成长,那就是在天主中经常他在这个叫信任,一种信任,能够把我自己的生活,放在天主的手里。

    

    后记:韩德力神甫的开放、坦诚、友善给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对他的采访,意犹未尽,例如,没有来得及问他对耶稣是圣母玛利亚圣灵感应受胎生的,他死后三天复活等的看法。

在网上搜到的照片:

耶稣之谜
韩德力神甫在台湾
耶稣之谜
在家乡比利时的教堂

耶稣之谜

国家宗教局王作安局长与韩德力神父交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