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阴阳两界

标签:
成长 |
分类: 博主简介、经历、联系 |
“沟通阴阳两界,升华苦难一生。”——这是我昨天游淄博聊斋园,关于蒲松龄的感想。

园内人工制造了许多烟雾,促使游人进入如梦如幻的状态。在游人稀少的时候,真容易有这种感觉。在遇仙桥边,等了好一会,才遇见一位游人,请他替我按下快门。在公园内,几乎所有的游人都很热情,请他们帮忙后,往往都要问一句:“好不好?”或者“行不行?”

安静的聊斋园。

这是根据《聊斋》中连锁的故事做的雕塑。连锁是聊斋中最美丽的故事之一:阴阳两界的人终成眷属。
连锁的故事(白话):月色濛濛,天宇云朵随风飘散。夜色如往日般美好,杨于畏挑灯孤坐,面前摊了一册书,却半天没有翻动一页。他抚腮侧脸,呆呆地看着墙角处的暗影,惘然深思,亦不知在想些什么。蓦然——但听得墙外传来有人吟诵道:“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翻来覆去地吟诵,声音十分悲哀凄楚,幽细委婉,入耳细分辨,分明是一个女子的声音……

烟雾之中: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间如阴间,阴间有阳气。正人说邪话,邪话也正。邪人说正话,正话也邪。

与蒲松龄的第十一世孙,蒲海涛先生,聊斋艺术馆馆长、聊斋俚曲茶座经理。他对心理学还颇有兴趣。他亲自煮水饺给我吃,然后又与我合影。他与蒲松龄,已经隔了11代,但从他身上,仍然依稀感觉得到他祖先的影响。至少是好奇心、好客、好强、灵活等方面……

柳泉,原名满井,地处沟壑,因此此井水常满,外溢成溪。旁边有大柳树。蒲松龄酷爱这里, 自号柳泉居士。据说蒲公曾在井侧茅亭处,以泉水设茶采风,搜集素材,创作《聊斋志异》。“柳泉”石碑的二字,由著名文学家沈雁冰先生亲书。这也是我最流连忘返的地方。满井之水,不断溢出,犹如一个处于灵感状态。当年蒲松龄也是不写不快吧?

烟雾之中: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间如阴间,阴间有阳气。正人说邪话,邪话也正。邪人说正话,正话也邪。

与蒲松龄的第十一世孙,蒲海涛先生,聊斋艺术馆馆长、聊斋俚曲茶座经理。他对心理学还颇有兴趣。他亲自煮水饺给我吃,然后又与我合影。他与蒲松龄,已经隔了11代,但从他身上,仍然依稀感觉得到他祖先的影响。至少是好奇心、好客、好强、灵活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