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学家许金声
心理学家许金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216
  • 关注人气:31,2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讴歌生命,体验神奇!

(2014-05-27 12:09:45)
标签:

心理学

成长

荣伟玲

分类: 活出最佳状态

       2005年夏天(或者是2006年),我第一次在家乡成都举办全人心理学工作坊,意外看到荣伟玲女士也来听课。——2001年我们在朱建军的工作坊上见面,她说早就看过我的书,翻译的马斯洛,还有《走向人格新大陆》,这次见真人了。之后我们断断续续有一些联系。——在成都那天,中午吃过午饭,正准备休息,忽然有人敲门,原来是她来了,给我送来一件很好看的有一点时髦的体恤衫。原来,她在听课时,看见我穿的衣服有点旧了,就去了商店。当时,我感到一阵温暖,她是很有母性的人啊,一声不吭地就送来关怀。一试,还很合体。之后,我们各自都在忙,但仍然偶有联系,关心对方在做什么。几年前,听她说不想搞心理学了,专心学佛。看她的博客,知道她有不少粉丝,有不少人认为她对佛学的理解非常深刻,从她那里受到启发,欣赏她的为人。我心想,是一个活菩萨了。前几年,又听说她结婚了。我不知道情况会如何,当时心里有一点悬念。今天, 非常偶然地看到她的博客《终将逝去的陪伴,知道她42岁高龄得子。

        她的文字很朴实,却直入内心。读着,读着,我被深深打动,眼泪不由自主流出……

        这是对神奇的体验,这是对生命的礼赞!我在她的博客上留言:

      “恭喜您,体验生命的神奇,也创造生命的神奇!恭喜您,超越生,也超越死!皇帝的儿子不一定能够当皇帝。菩萨的子女一定是菩萨!”

      好像是哲学家斯宾塞说过:“生命的个体化与繁殖力成反比“,这个意思是说,在人口质量越低的地方,人口的增长越快。在人口质量越高的地方,人口的增长越慢。自我水平越是发展搞,就越不想生育。

      我当时想,这是不是一个咒语?这么说,如果是佛陀、菩萨,就应该自愿不生育了。那些低素质的人生的孩子,由他们去度就行了。这样,似乎大家都有事情来忙。

       对此,我历来有怀疑,佛陀当年选择出家,有历史的原因,历史的使命,但学佛与否,与出家并没有本质的联系。

        好了,畏因居士(荣伟玲)比较圆满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过去妈妈一直怀疑自己活不过三十岁,结果活到了43岁。搞不好还真能再活三十年,成个讨人嫌的老太婆。但妈妈怕自己老了糊涂了,讲不出一些对你有用的话。先写到这里。妈妈永远爱你。并且,即使是因为你的缘故,妈妈也没有失去自己。妈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妈妈守住了这些最重要的。

      我们互不亏欠。同行的这一小段路,愿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是母子,也是朋友。这种关系,才是理想的。您是否也从自己的父母那里体验过平等?您是否也在让自己的子女体验平等?
      没有平等,就没有通心,就没有真正的爱。

      您从下面文章,就足以知道她将带大怎样一个孩子了。甚至,您还会质疑:到底谁更应该生孩子?是佛陀,还是凡夫?

        文章的一个独特之处,是谈自己的衰老和死亡,谈得那么坦然、通透,至少使人能够相信她能够做到。孩子才十个月,就在说自己死的事情了。似乎是由于生,才更加接纳死。

        好了,我就少啰嗦了,您直接与她通心吧:


无著:

今年是2014。你才十个月,妈妈已经快43了。

对于妈妈来说,从记事的那一天起,我就老了,我内心的某个部分,一直是个老人,一直思索着生命和死亡的问题。直到你出生,妈妈才得以新生,真正地象个孩子了。

妈妈总是不辞辛劳,一两个小时抱着你,去公园,去街上,去河边,去看各种各样的东西。看鬼节烧的火,天花板上的霓虹灯,水里的鱼,嬉戏的孩童……妈妈梦想着等你再大一点,就可以去各地旅行,去印度尼泊尔,去西藏,去康区……最后妈妈明白,并不是妈妈在陪你,而是你在陪妈妈——而你是那么好的一个陪伴。

无法说尽你的好。你是妈妈一生中的挚爱。

每天醒时就看见你甜甜的笑,你明亮的眼睛,有时候你睡着了还双手合握着妈妈的手。

你是一个最好的宝贝。

 

然而这一切终究会变易。对于这一切,妈妈心知肚明。

尽管此刻妈妈愿意给予你一切,但妈妈并没有这个力量。

妈妈不能阻止蚊子在你脸上咬那么多包,不能让那些大孩子愿意跟你分享玩具,或不朝你脸上扔东西。妈妈不能让你不生病。妈妈不能挡住这个世界此刻或将来所给予你的一切挫折和困难。

 

而且妈妈在逐渐老去……

尽管妈妈从记事的那一刻起就向往着老年人的生活,尽管妈妈从不羡慕青春年少,尽管妈妈在十八岁的时候只恨自己不是六十岁,但妈妈从没料到,人到中年,却遭遇到你这么个宝贝。

以前人家说妈妈不食人间烟火,永远地不接地气。因为你的缘故,人生突然转变,全身上下都是地气,整天跟保姆家长里短,妈妈变成了这么一个人。

但妈妈是一个转变的高手。处世的一切精髓只在于一个人的灵活性。妈妈的转变并没有遭遇太大的困难。

我只是没料到你是这么好的一个宝宝,远远超出我的期望。

我只是没料到我如此深地爱着你,而那一刻我甚至怀疑,在你之前,到底我有没有真的爱过?

 

您的人生当然要比妈妈的精彩。妈妈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并不是很聪明。

妈妈陪伴你的日子也许并不会很多,你长得很快,妈妈也老得很快。可以想见,很快你就将健步如飞,而妈妈则会销声匿迹;当你充满朝气迎向这个世界之时,妈妈则将开始密集地准备,如何离开这个世界了。

我希望您了解的是,离开这个世界,对妈妈来讲并不是一种痛苦。

甚至在来到这个世界之时,妈妈已经在考虑如何离开这个世界了。

离开,并不是断灭。只是生命的显像隐没了,但它依然以某种形式存在于某处。这并不悲凉。而是人生平静的实相。

 

妈妈并不是你人生的缔造者,不是能控制你命运的力量。

有一个卖烤鸭的人告诉我,他的妈妈告诉他,被人骗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千万不要去骗人。

我觉得他妈妈很高明。

妈妈并不能真正地保护你。能真正保护你的,惟有你的真,你的善。

任何困难都不可怕,你必须坚守你的心。

 

妈妈并不需要你去信仰佛教。也不需要你去认同心理学。你只需要遵从你的内心。这就够了。

如果你能够忠于你自己,那就是对于你的母亲,最大的忠诚。

做个真人。做个有智慧的人。做个不计较的人。

这是妈妈对你的期望。

 

你当然会有很好的人生。但那并不意味着没有痛苦。

能够从痛苦中提炼出智慧,这样的人,就是人类的精英,是生活的强者。学习去感谢挫折,感谢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人,然后反省与学习。你就是炼金术的传人——垃圾里能提炼出纯金,逆境里能发现机会。

 

妈妈老了,可能来不及把妈妈习得的一切最好的东西教给你。妈妈感谢你,感谢你愿意做妈妈的儿子,感谢你带来的快乐。

迎向阳光。不要让阴暗的东西在心里生根发芽。不要贪恋物质财富,但要善用它。

 

暂时写到这里。

过去妈妈一直怀疑自己活不过三十岁,结果活到了43岁。搞不好还真能再活三十年,成个讨人嫌的老太婆。但妈妈怕自己老了糊涂了,讲不出一些对你有用的话。先写到这里。妈妈永远爱你。并且,即使是因为你的缘故,妈妈也没有失去自己。妈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妈妈守住了这些最重要的。

 

我们互不亏欠。同行的这一小段路,愿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妈妈,2014-1-7


讴歌生命,体验神奇!

畏因居士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eiyinjus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