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小孩子!

标签:
马太福音开放性年轻 |
分类: 活出最佳状态 |
人的年龄至少可以分为三种: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
日历年龄——你实际上已经活了多少天?这是不可更改的。
生理年龄——你实际上有怎样的体能、活力?它在某种限度内,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
心理年龄——你的精神状态?你对自己生命的活力是什么样的自我感觉?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人格状态,特别是你的心理开放性。
这三种年龄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其关系,似乎有点对应于(不是等于)道家说的“精、气、神”。
精——日历年龄。
气——生理年龄。
神——心理年龄。
三种年龄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日历年龄,非常明显,我们过一天,日历年龄就增加了一天。无论是生理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都不会使我们现在的日历年龄发生变化,但是,它的“盖棺论定”的最终数值,却会受到我们的生理年龄乃至心理年龄的影响。
三种年龄中,容易发生变化,同时也最容易衰老的是生理年龄。仅仅是一场大病,往往就能够使我们在生理上迅速变得衰弱,我们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恢复元气。一般来说,随着日历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生理年龄也在同步增长。
三种年龄中,最容易发生变化,但是又最不容易衰老的是心理年龄。
我发现,许多年纪已经很大的人,仍然保持青春的活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在心理上具有开放性。
我国诗人何其芳在步入老年后曾经写道:
不是不是,明明我的心
还象二十岁一样跳动,
别想在我精神上找到
一根白发,一点龙钟。
他的诗,生动地区分了心理年龄和日历年龄、生理年龄,也表达了我们在年龄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
他的诗使我想到,心理健康,富有创造力的人,至少在心理上都是难以衰老的。
如果说随着我们日历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肉体会不可避免地衰老,活力会降低,心理的许多能力都会减退,特别是记忆力等,但心理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即真诚和开放性是可以不衰老的。保持真诚和开放性,我们就可以青春常在,至少能够在精神不断地成长。
心理如何年轻?
最重要的是心灵成长,让自己的心灵足够真诚,富有开放性。
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再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象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象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圣经》马太福音,18章1-5)
所谓“变成小孩子的样式”,就是心灵成长,让自己的心理年轻起来!
不光是基督教,世界上的其它主流宗教、文化,都有类似教导。
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
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李贽:“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