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幻和现实

(2011-01-13 20:58:37)
标签:

黄婉秋

只有山歌敬亲人

歌仙刘三姐

桂林山水

马丁伊登

分类: 博主简介、经历、联系

   (前言:今天到了阳朔。感受很多。先发表一篇旧作《梦幻和现实》。)

 梦幻和现实


   她站在竹筏上,唱着优美的山歌,在如梦如幻的漓江中漂流而下,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日头出东月落西,

行人要谢五更鸡。

鸡叫一声天亮了,

狼虫虎豹藏行迹。

 

一只小船轻悠悠,

月儿弯弯在当头。

人看明月当头挂,

我看明月顺水流。

……

   就这样,那大自然的美、人的美、歌声的美永远留在了您的心中。这一位刘三姐除了美丽外,还善良、智慧、正直、富有灵性、富有创造性,她在我情窦初开的时期,启迪了我的心智,陶冶了我的美感。

    1962年,正在读初中,在一个晚上,学校放映了这部电影。那是什么样的年代啊!文化的沙漠,艺术的荒原,没有什么电影可以看,一部美不胜收的《刘三姐》忽然从天而降!那是什么样的年纪啊!敏感、多情、富于幻想。我当时看电影的状态正如杰克·伦敦描述:“这个肌肉发达的身子里,遍布着直打哆嗦、感觉敏锐的神经。哪怕外界对他知觉轻微的一碰,他的思想、感觉和感情就会像明火不定的火焰似的飞舞、摇曳起来。”(《马丁·伊登》)

    寂寞的少年时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独处时,心中不知构思、编排了多少关于自己与“刘三姐”的故事……

    今年(2007年)四月到桂林讲学、办工作坊,住在象鼻山傍边的侨宾楼宾馆,第一天就注意到了放在大厅里的广告:著名艺术家黄婉秋和女儿小秋,在漓江大剧院演出大型歌舞:《歌仙刘三姐》。

    如果是章子怡、巩利来了,我不一定有兴趣去看她们表演,也不一定有创意去采访,但她却不一样。

    当前,我不崇拜任何权威,也不痴迷任何偶像,但我却热爱真实的生活,热爱活生生的人。

    尽管有途径可以通过文化局的人去认识黄婉秋,但我觉得还是作为最普通的影迷身份去更好。于是,花了一百元订了一张好座位。去了之后,我才知道,在演出结束后,她都会给出一些时间和观众留影。演出总的说来是丰富、热闹、富有色彩的,对熟悉刘三姐的人来说,特别有一种亲切。女儿小秋扮演的刘三姐继承了母亲生动的眼神,甚至还多了几分活泼、灵动。演出中我在想,电影中“刘三姐”唱歌是配音,谁知道黄婉秋自己唱歌是什么声音呢?到最后一幕,她终于出场了:“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一曲《多谢了》,音色纯正、优美、中气十足,已经六十四岁了,其精气神仍然充足,具有感染力!

    演出结束,我马上去交钱排队,准备合影。合影时,我作了简短自我介绍,提出采访她的要求,她爽快地答应了,指了指傍边的一位先生:“你具体和他商量吧,他是我老公。”她老公是何有才,刘三姐集团的总经理。

    “就半小时,好吗?”何先生说。

    “半小时能够谈什么嘛?”她马上插话,意思多一些时间。很爽快,没有多余的矜持,也许她已经看出我想多谈一点。

    第二天,我准时地到达采访地点。

    果然,她很健谈。但她的第一句话,却使我感到意外:“我想先请教你一个事情:在演出之后,我们与观众留影收费。这样有什么不妥吗?”(注:合影要先交三十元。)

     我有片刻沉默。见状,她解释说:“有的人也有非议的。”

    “非议什么呢?”我问。

     “这还要钱啊?”她答。

     “和您合影应该是一种普遍的需求吧。这种需求也是正常的,您满足他们,花时间了,也花劳动了。为什么又不能够收费呢?”

     “是啊,人员啊,保安啊,买胶卷,还另外有这么多人参加劳动……”她补充说。

    采访就这样开始了,真好!

    刹那间我体会到了一些实在、通达、爽快、率真……与电影中的刘三姐产生了某种连结。

    我又认识了一位刘三姐。她塑造了不朽的电影刘三姐的形象,但她却是她自己。她是经过电影美化的,经过音乐美化的,经过桂林山水美化的。她很清楚这一点,我也很清楚这一点。我欣赏电影刘三姐的形象,觉得塑造这一形象的她也很可爱。她们完全不一样,但又是相对统一的。当然,毕竟离拍电影的时间已经有四十七年了,岁月不饶人,如果你刻意想比较,只看外表,要说是大相径庭,也未尝不可,那也是你真实的感觉。

    从银幕到现实,粉丝们有机会接触偶像的时候,常常很容易感到失望甚至沮丧,因为他们投射和倾注了太多的东西,这样导致无法找到真正的感觉。——我不仅没有失望,反而感到其乐无穷。我有一些隐隐的、微妙的感受还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梦幻和现实之间,有着多么丰富的层次呀!自由的心灵,可以流连于梦幻与现实之间,充分体味宇宙人生无穷的魅力。当梦幻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候,充分地享受梦幻之美,当洞悉真相就是活在当下的时候,则全然地从真相看清楚自己。

    而黄婉秋,明显也很清楚这些区别,清楚自己的来历。谈到电影成功的奥秘,她一再强调有诸多因素:“其实,是桂林的山水,是著名的艺术家雷振邦(作曲)、乔羽(作词)和导演等成就了我。”

    采访足足进行了两小时,我的心流连于梦幻与现实之间,最后又回归现实,在梦幻与现实之间找到了统一:“多谢了,可爱的刘三姐!”

    刘三姐,她以灵性、诗意、美赢得了世界,而不是靠暴力、权势、金钱去征服。

    刘三姐是永恒的。

    黄婉秋是真实的。

    只要是真实,其中就有永恒。

 

    曾经在《痴人说梦》中写道:

 

“……

让刘三姐的情歌,

使柴柯夫斯基不再悲怆;

让贝多芬的月光,

去抚慰离乡背井的王昭君。

这一切不是没有可能性,

只要明天你不会死于白血病。

……”

  

      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超越了时空,复活了消失的生命,表达永恒的美感。

 梦幻和现实梦幻和现实

梦幻和现实梦幻和现实梦幻和现实

                                (与黄婉秋)

梦幻和现实

梦幻和现实
(与黄婉秋女儿,新一代的刘三姐、扮演阿牛的演员。女儿原来是学美术的。美术学院毕业后,现在在桂林继续继续演《刘三姐》)


摘自拙著《活出最佳状态》第三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