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建平,走好!

(2010-07-02 13:40:25)
标签:

道德力

人格三要素

自我实现

李建平

去世

杂谈

      收到友人剑锋的短信通知,说是李建平已经于6月30日下午1:45去世,终年38岁。还如此年轻,这使我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人生的无常。

    下面是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关于她的介绍:

    “李建平,女,1973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得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学位。现在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任教。相关培训经历:2003-2006年连续三年参加意象对话心理咨询的周末督导,并且参加了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班以及深度体验班;20078-20085月分别参加了两期躯体心理治疗的连续培训;正在参加20081月开始的北京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萨提亚治疗模式系统培训班(共三个阶段培训);20081月初开始参加每周一次的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成长小组;另外还接受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理剧、催眠心理治疗、积极心理治疗等短期培训。个人在自我了解的过程中受益匪浅,相信人的潜能和价值。擅长解决情绪问题和情绪障碍;躯体疾病的心理分析与治疗。在同学们挣扎和成长的道路上,愿意陪伴大家。”

 

    我与李建平女士的交往不多,却有一定的深度,不是一般的应酬。

        2002年,我们在林业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那时候她还在读博士。她说她对人本心理学很感兴趣,看过我翻译的马斯洛的书。我送了她一本当时新出的书《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她看了以后,表示很有兴趣,我便请她写了下面这篇书评(见附)。她的书评抓住了该书的重点和一些精华。书评提到“该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对道德力有许多精彩而卓越的阐述。”我感到她对于该书看得很认真,这的确是该书的一个重点。她对于心理素质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她38个春秋的短暂生命的特点:注重成长、修炼,勤于学习、探索。她虽然是在著名的单位中科院心理所,又是著名心理学家郭念峰门下取得博士学位,却从不自傲,深知应用心理学发展之迅速、丰富,把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参加学习、培训,以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光是上面简介所列,就至少有8种。据说,她在今年得知自己患胃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以后,表现很勇敢,从容面对死亡。

    我曾经在林业大学多次参加心理学沙龙,并且在心理系授课二年,偶然见面,都会聊上几句。她给我另外一个较深的印象就是做人低调、谦卑、温和……

    生命脆弱,命运多舛。她已是另外世界的人。

    李建平女士的告别仪式星期天在昌平殡仪馆举行,我不能前去,特写此文为她送行。

 

附:

关于成功的启迪

--许金声《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读后

 

李建平

 

本书一开始就对已有的成功心理学进行了考察,鲜明地主张整体人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本书作者长期以来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后人本心理学,我发现,他的人格三要素理论正是把价值取向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和后人本心理学的自我超越的基础上的,他认为"整体人生的成功"与马斯洛心理学的"自我实现"是两个含义很接近的概念。本书在最后通过对中西方人格与文化的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东方自我实现人格"的新的理想人格设计,为人们如何完善自己提出了一种建议。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在解释人们的各种行为表现的时候,我有很多困惑。在阅读各种成功心理学以及文化与人格关系方面的书籍的时候,我曾经产生了不少困惑。读完这本书以后,这些困惑都解除了。
  
人格力是指个体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体性人格力量,它们是个体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能力素质。人格三要素理论整合了已有的成功学所强调的因素,把个体的人格力可以概括为三种:智慧力、道德力、意志力。这三种人格力发挥得越好,个体就越容易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所谓"命运"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或者说是整体人生成功的情况,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体的自我实现主要取决于他内在的心理素质,也就是他的人格三要素。我们只要发挥好自己的三种人格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本人很为这些真知灼见所感染和感动,感到已经找到了完善自己的方向和方法,因而对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有信心了。
   
许金声先生生动地用三角形的三条边来说明他的理论。就像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缺少一条边,都不可以有三角形的存在。任何一条边的长短,都会影响三角形的面积。三种人格力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不能偏废任何一个。对于三种人格力,我们都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去拓展和训练使之得到加强。但是,对一般人来说,其人格三角形的道德力都是"短边"。目前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设计是一种"片面道德力型人格")。
       
该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对道德力有许多精彩而卓越的阐述。这在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书关于"道德"的含义采用了中国古代的解释,特别是道家关于"道德"的解释。""就是终极真理,""就是终极真理在人的心灵和行为上的体现。"道德力就是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宇宙以及存在本身的一种真诚的态度和能力。"道德力的主要功能在协调。个人通过道德力的调节,可以减少内耗。所谓潜能"充分发挥"的实质就在于使内耗减小到尽可能少的状态。不仅是个人自身的内耗,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环境,乃至个人与宇宙、存在本身都可以通过道德力调整到合适的状态。通过道德力的发挥,人可以建立一种关联性,产生一种认同感或同一感。人通过对与自我以外事物关联性的体验,可以获得意义感。这种意义感可以给人以行为的动力。由于受到人的本性的制约,道德力在一定意义上较难充分发挥。但是,要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境界,道德力的充分发挥也是必不可少。我们生活在缺少意义的时代,而道德力的发挥最终能够产生终极体验和一体意识,获得最大限度的"意义意志",从而获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大勇气与动力。
      
人格三要素理论不但能够给普通人以启迪,也给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员很多启示。从人格三要素理论的框架来看,临床心理学或咨询心理学的各种流派的作用可以看得更清晰。例如,一些心理学方法在提高道德力上就是大有可为的,它们通过提高来访者的自我觉察,使他们真诚地面对自己并增加开放性,从而达到减少内耗和个人成长的目的。

2002年

 (摘自全人心理学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