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看“通心”

(2010-04-27 08:38:50)
标签:

通心

波普

三个世界理论

交往

杂谈

分类: 通心

深入理解人类交往的三次革命

 

人类交往的第一次革命是活字印刷术引起的,大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交流,人格独立。

人类交往的第二次革命是互联网引起的,把人类交往的机会扩大到了极端。

人类交往第三次革命将由“通心”引起,将全面提升人类的交往质量,乃至生存质量。

自从我提出“人类交往将经历第三次革命:通心”的思想后,这一思想仍然在继续丰富和发展。其态势,固然还算不上是“左右逢源”,但却不断有所整合。

例如,著名哲学家波普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就可以用来加深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我提出“人类交往将经历第三次革命:通心”的思想后,有不止一位学者提出这样质疑:人类交往的前二次革命都有非常具体的物质载体,但你提出的人类交往的三次革命却没有呀!?

是的。人类交往的三次革命与人类交往前二次革命的确有很大区别,但引起革命的因素,为什么只能够是物质载体呢?也可以有其它载体。

波普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把宇宙现象分为三个世界,其中“世界1”是物理世界,包括物理对象和状态;“世界2”是精神世界,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世界3”是客观知识世界,包括一切见诸于客观物质的精神产品,如语言、文学、艺术、科学以及技术等。 

波普认为,“世界1”是最先存在的,“世界2”在新的层次上出现,“世界3”则出现在更高的层次上。波普指出,这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世界3”与“世界1”、“世界2”一样,在对象和增长方面具有自主性,它只是在起源上是人创造的,一旦产生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波普认为,“世界1”和“世界2”相互作用,“世界2”和“世界3”也相互作用,“世界3”与“世界 1”则通过“世界2”相互作用。

从波普的这一理论来看,引起人类交往的三次革命的原因应该说三个世界的皆有,但偏重是不一样的。

引起人类交往第一次革命的载体是印刷术,主要属于“世界1”和 “世界3”。

引起人类交往第二次革命的载体是互联网,也是主要属于“世界1”和 “世界3”。

引起人类交往第三次革命的载体是通心的愿望、理念和技术,则主要属于“世界2”和“世界3”。

人类交往的第三次革命与前两次的最大区别,是“世界2”成为了主要因素,也就是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人格状态,具体说,就是人自身的“通心力”成了发动机。一个人的“通心力”最强,他就越可以影响他人提高“通心力”。

以提高“通心力”为宗旨的培训,将大大地加强这一“革命”的过程。

社会成员的“通心力”的提高,亦会影响社会结构、制度的变化,从而又加快这一过程。

这一革命的促进者更多地应该是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以及一切关心成长的人。

心理学工作者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极大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