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坡书院

标签:
儋州苏东坡 |
分类: 博主简介、经历、联系 |
(在儋州东坡书院)
天若薄我以福,我则厚我德以迎之;
天若劳我以形,我则逸我心以补之;
天若厄我以遇,
天若择我以命,我则以价值转乾坤。
这是我最喜欢的话之一。它厚重、有力,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挫折超越力。在苏东坡的身上,就有这样的挫折超越力。面对挫折,能够使自己保持正常,谓之“挫折承受力”。如果不仅能够使自己保持正常,而且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人格力量,有超常的发挥,即为“挫折超越力”。
这次到海南,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对苏东坡的再发现。他在海南的3年,无论在思想上、诗歌上,都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来是流放到这里,“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大率皆无耳。”没有想到他却在生存的质量上却仍然有提升。他的独处,有更多的充实性独处,他的交往,有更多的通心交往。在儋州,他完成了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与大量的友人以及少数民族有愉悦的交流。他与生活有更密切的联系。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迎送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这首诗歌描写了他与当地居民和谐、惬意的关系。“总角”,是指古代儿童的一种发型,即头的两边各一发髻。坡翁来到时,一群活泼的小孩吹着葱叶欢迎,走时,又吹着葱叶欢送,这是何等快乐的一个场面!“莫作天涯万里意”,是说没有必要再着意于自己被贬到这个地方了。“溪边自有舞雩风”,是指在这遥远的海南农村的小溪边,照样有生活的欢快。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
,
坡翁在曾经在这里行走。时光的流水,早已经把他的脚印冲得干干净净,但他的诗句却不断在后人的心中回荡。
常州京口寻余迹,儋耳郊原抚庙碑。
海角天涯身世感,朝云春梦死生知。
千秋何幸留遗墨,画卷潇湘竹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