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自然通心有感(转)
(2009-12-09 17:42:12)
标签:
通心大自然知鱼之乐庄子 |
分类: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 |
与大自然通心有感
逍遥荡
逍遥千秋荡,
奈何随风落,
庄子有《逍遥游》,我亦得《逍遥荡》诗一首,缘自前几天参加许金声教授的“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高级班时,有感所作。愿与有缘的朋友一起分享和交流,望多指教。
那是2009年11月27日下午,秋高气爽,晴转多云,是野外活动的好天气,我们来到白云群山的一座不知名的山坡小公园,上一堂“与大自然通心”课。
也许是小的时候奶奶常陪我望天看云的缘故,我自小就喜欢亲近大自然,常无意识地热爱或感慨于大自然,如陶醉于九寨沟神话世界般的美景时,或悲痛于大地(城市道路)被开挖得千疮百孔时。但像许教授所说的,有意识地与大自然深入通心,我还是第一次。今天我有意识地进行了两次通心实践:第一次是与一条小虫的通心,并写下了前面的这首诗。后面我再详细展开解释。第二次是与湖和山的通心。
也许是缘份,当我刚走入一条林荫小道时,一条长约一公分,宽约一厘米的翠绿色小虫竟然停留在半空中,象是要来欢迎我的到来似的。它非常非常的小,但就被我发现了,它应该是由一条像蜘蛛网一样的丝悬挂在半空中的,于是,我就决定选这个不速之客来当我的通心对象吧。我调整好身体姿势,对它展开细心的观察。它象一个杂技演员一样做起了各种杂技动作,时而屈体,时而伸展,时而定格,时而向上翻腾,时而向下滑降,时而荡左,时而荡右,它快乐地享受自由的荡秋千,活象一个在宇宙间自由自在、逍遥的游荡者,它已经不知逍遥自在地游荡了多少个千秋万代了。所以,我写了“逍遥千秋荡”。
偶遇这逍遥荡的虫子,我该向它问侯一声,于是我就问它,“您叫什么名字呀?”,这时我脑海里出现了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这也许就是它给我的答案吧!它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
那虫子的“千秋荡”也可理解为当时的“荡千秋”,它应是有一根丝牵动的,但,那丝是看不见的,我做了各种尝试想去看到那条丝,却怎么也看不到。直到后来我用手在小虫子上方把那它提了起来,然后挂到另一个树枝上时,才证明,那丝是真实存在的。但在那之前,那小虫子突然从原来的地方向外漂移了约2米时,我开始怀疑它怎么可能那么快地移动那么远呢?它的自由度、可变性可真大呀!
我写“缘系一丝牵”,表面是说:虫子无论怎么逍遥地荡秋千都离不开一根无形的丝的牵动。这其中隐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
二.
三.
为了观察小虫子怎样弄出丝时,我把小虫子放到一片树叶上,并把它放到一棵树上。可它让我等了好久,还是呆在原来的叶子上,懒懒的偶尔才动一下。为了刺激它快点行动,我对着虫子吹了一口气,结果虫子随树叶从树上飘了下来,但叶子落地后却怎么也找不着那绿色的小虫子了。我一下子非常的内疚,小虫子因为我可能受到伤害了。这时,我马上意识到,这种“内疚”的情绪又无意识惯性地出现了,它就是许教授在工作坊上帮我做个案过程中,发现我的一个童年阴影(心理情结)。当我意识到这点之后,我马上释怀了。我写“无奈随风落”的同时,也想到,其实人的一生,不是也常会遇到一些不可控的意外或风波嘛,象文革那样的风暴,或金融危机、失业等的境遇,虽然情况无奈地发生,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它的规律的,都有其道的,那就“还复循其本”便可了,应尊重和遵从事物本来的自然的道。小虫子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他会以他的生存方式活下去的。
(注:“循其本”出自《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攸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故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许教授在心灵成长课高级班上,为指导我们与大自然通心,让我们各自扮演庄子与惠子,体会了以上对话。)
在白云群山中的这座小山坡的对面,我们看到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美丽图象,一个宁静的小湖和一座青翠的小山。于是,我静静地坐在湖边,悄悄地偷听了他们的对话。
山对湖说:湖啊,我们已经相依伴了千万年,今天我们有幸参加了许教授的通心课,我们也来通通心吧!
湖说:好呀!
山说:你太客气了,应该是我要感谢你,是你的拥抱才滋润了我的整个身躯,让我的花草树木们茂盛地生长呀!
湖说:真的很难分得出是你的,还是我的功劳了,我的水滋养了你,你的美丽装扮了我。我们真是不能分彼此了,如天人合一一样,我们是山湖合一了。
山和湖相互深情地对望,欣赏着对方。
这时,湖面上泛起了一串串涟漪,那不是风动,不是山动,是湖的心动了。
湖说:你看,你那边的山给别人挖出了一大片,没有了树木,露出的泥沙不太好看了。
山说:是呀,有人在我身上挖石头和泥,还有人倒很多余泥在山边。我很不舒服了。我也看到你的湖面有些地方有油污和垃圾了,你也被人类破坏了。
湖说:希望人类能多些关爱我们大自然,少些破坏吧,否则破坏了大自然,人类得到的只有灾难了。要做到天人合一,人们一定要尊重和爱护我们大自然呀!
如许教授所说,人的潜能开发的一个特征是富有创造力。人在创造力发挥之后,常常容易进入终极关怀状态。通过创造,得到快乐,人容易产生感恩心,这样就成了领悟上帝的一种准备。
当我把以上与大自然通心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后,从大家的热烈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我的创造力已开始如泉水一样缓缓涌出了。这也许和我刚做完个案有一定关系。做个案后,某些心理情结揭开了,能量释放了。非常感谢许教授的“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给我的成长机会。衷心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同时,也愿更多的人能让自己的心灵成长,人生有更多的欢乐与笑声,创造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