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我实现”一般人也可以达到?

(2009-06-05 22:11:35)
标签:

飞鱼

一般人

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

马斯洛

神性

佛性

凡夫

杂谈

“大我实现”对于一般人也可以达到吗?

 

一、两种不同的“实现”

 

“大我实现”这种境界很高,对于一般人来说,它是可以达到的吗?

可以肯定,是可以达到的。

在这里,必须先区分两个不同的“自我实现”的概念。

马斯洛在论述自我实现时曾经指出,“自我实现”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程度和频率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全或者无的问题。”应该说,大我实现也是如此。大我实现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基本层次,这就是“作为一种人格的大我实现”与“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满足的大我实现”。

所谓人格,是指长期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作为一种人格的大我实现”,是极其罕见的,但并不是没有人做到,例如,耶稣、佛陀、老子、庄子等,以及较近的甘地、德雷莎修女等,都是地球上真实存在过的人,他们都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们的“我”,在很大程度上或者在很多时候就是“大我”,或者说是与“大我”一致的。“大我”也就是“宇宙我”,无我之“我”。(参阅许金声《活出你的最佳状态》,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满足的大我实现”,则是不少人都可以做到的。有许多人都曾经有过高峰体验、“一体意识”。而高峰体验、“一体意识”也可以理解为大我实现的瞬间。

 

    二、“大我实现”与人的“神性”

 

马斯洛有一句名言:“在一个15的房间里量身高,所有的人都不会超过15。”这句话对于理解大我实现和人的神性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思想准备。要理解神性,我们必须首先开放自己的心灵,去掉所有束缚我们心灵的东西。

在这里,所谓的神性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它与人的其他性质具有一种连续性,它的出现是由于人持续成长的结果。

马斯洛在后期著作《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中指出:“超越也意味着超越世人(merely human),变成神圣的(divine)或者神一样的(godlike)人。但在这里必须小心,不要把这种说法理解为有任何超出人类之外(extrahuman)或在自然之上的(supernatual)东西。我想用‘超越性的人’(metahuman)或者‘存在人’(Being-human)一词来表示,这种变得非常高、神圣或者神一样的能力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尽管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得见。”

[马斯洛《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英文版,第274]

应该说,马斯洛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关于“后人本心理学”的一些主要思想。他把“神圣的(divine)”、“神一样的(godlike)”与“超出人类之外(extrahuman)”、“在自然之上的”(supernatual)概念区分开是非常有道理的。他指出了神性和人性之间的连续性。他强调不能够把关于神性的说法理解为“超出人类之外”或“在自然之上”。这一点很有意思。他实际上是把神性看成是人类的性质的一部分,是人类的一种潜能。

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神变成了一个人,如此世人才有可能变成神。”

 

我认为,人性与神性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人的身上有神性的潜能,这种神性是可以被开发出来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有“神性”的潜能,并不意味着人能够成为神。当人的神性被开发出来后,他仍然是一个人。“神性”与“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样,如果我们要完整地理解人,就可以认为人一共有四种性质,即物质性、兽性、人性、神性。人的这四种性质可以看成是在一个进化的连续统一体上,即进化是从物质产生生命,从生命产生意识,从意识产生灵性。同时具有这四性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全人”。这种完整的人,也正是全人心理学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

关于人的这四性,对于前三种,一般人都是承认的。如果说有分歧,分歧一般都集中在对神性的看法上。对于神性,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有两种倾向是我不赞成的:一种倾向是完全否认人有神性。有这种倾向的人往往把神性体验看成是幻觉,或者神经分裂的表现。这种倾向的要害是封闭和桎梏了人的体验。另外一种倾向是认为人完全可以成为神。有这种倾向的人往往看不到“神性”与“神”本身的区别。人固然有神性,这种神性首先是作为一种潜能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开发出来,但人可以开发出神性并不等于人可以成为神。人永远同时存在四性。一个人即使开发出了神性的潜能,他仍然不能够完全脱离物性、兽性和人性成为一个“神”。他只不过是一个产生过神性的人而已。

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些修炼者所犯的错误。他们错误地以为人可以成为神。当他们错误以为自己已经成为神的时候,他们就走上了一种可怕的道路。这种可怕的表现之一,就是他们连自己的亲人,甚至自己的身体也要舍弃。

 

三、从飞鱼看人与神性的关系

 

为了说清楚人有神性的道理,说清楚神性与人类的关系,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世界上一种奇特的动物——飞鱼。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运动,具有一个心房,一个心室的脊椎动物。我们都熟悉“鲤鱼跃龙门”的说法,有许多鱼儿都可以跃出水面。但最善于跃出水面的鱼类并不是鲤鱼,而是飞鱼。

飞鱼却能够凭借自己流线型的优美体型,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运动。它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空中停留40多秒,飞行距离达400多米。

  如果你有机会到我国南海,就有可能看到这种飞鱼。

  有人曾在热带大西洋测得飞鱼最好的飞翔记录:飞行时间90秒,飞行高度10.97米,飞行距离1109.5米。位于加勒比海东端的珊瑚岛国巴巴多斯,以盛产飞鱼而闻名于世。这里的飞鱼种类近100种,小的飞鱼不过手掌大,大的有2米多长。据当地人说,大飞鱼能跃出水面约400米高,最远可以在空中一口气滑翔3000多米!  

那些开发出自己神性的人,正可以用飞鱼能够跃出水面来做比喻。尽管飞鱼可以跃出水平,飞行时间能够达到90秒,但它们在大部分时间还是必须生活在水中。

 

禅宗六祖慧能关于“人性”与“佛性”的关系有深刻的洞见,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

 

“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坛经》)

 

慧能说的是虽然是佛性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理解神性与人性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