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最美妙的感觉

(2008-09-01 18:57:50)
标签:

成长

心灵

通心

新生

开悟

心理学

力量

感觉

分类: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
人生最美妙的感觉
许金声
 
人生最美妙的感觉
 
    我发现,有一种感觉如果不是人生最美妙的感觉,至少也是最美妙的之一。它在感觉的某些特征上,甚至超过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性爱。例如,两情相悦的性爱尽管令人心荡神游,但至少在持久性上,与这种感觉相比还有所逊色。
    在合肥举行的全人心理学工作坊结束后,有5位学员说不约而同说有“新生的感觉”,其中有2位是这样说的:
 
   1、一直以来,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压得自己透不过气。烦闷、压抑,焦躁不安,终于解脱了,终于,终于,终于!释放,释放,再释放,成功了,终于甩掉了背负二十多年的石头!有一种新生的感觉。
   
   2、我来时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问题,当感受到工作坊的氛围,内心的痛苦一下被牵引而出。释放,我痛快地释放了!我找到了自己!一个新的自己在诞生,眼前的道路豁然开阔,我发现了自己的能量。人际交往的最佳状态是通心,虽然真正做到通心不容易,我想“努力为”比“不为”重要。
 
    在我的工作坊上,当我给学员做了个案之后,不时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当情绪得到疏通,对于以往事情,乃至一些人生中重要人物的感受和看法都发生了变化。经验告诉我,他们的这种感觉,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发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的力量!我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上一次工作坊并且做个案,至少要节约5年的成长时间。
 
 “第二次出生”
 
   除了“新生的感觉”以外,还有一种也许是更重要更彻底的感觉,这就是“第二次出生”的感觉。这两者恐怕有一定的差别。
     我把自己研究的心理学称为“全人心理学”。“全人”二字体现了我的价值取向。所谓“全人”有很丰富的含义,其含义之一,是指人应该经历两次出生。(关于“全人”的其它含义有兴趣者可参阅拙著《唤醒大我》)
     第一次出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生,也就是经由父母的出生,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
    “第二次出生”是指我们自己把自己生出来,这是我们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的结果。当我们重视自身的成长,不断解决自身的问题,在某一天,我们会忽然产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觉得世界仿佛发生了变化,变得开阔了,生活充满了意义。我们自己也充满了自信,有一种充实的力量感,能够与更多的人通心。我们活得更加自由了,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这种感觉比与“新生的感觉”的差异在于:它更持久,影响面更大。它会波及开来,影响生活所有的方面。如果说“新生的感觉”是刚刚冒出的婴儿的头部,或者说一个苗头,那么“第二次出生”的感觉则是一个新人的诞生,是人格的蜕变。对于有的人,需要有几次新生的感觉才能够达到第二次出生。“新生的感觉”很接近人们常说的“开悟”很接近。开悟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还有待在现实生活中反复锤炼。
    只有经历了“第二次出生”的人才能够称为“全人”。在经历了“第二次出生”以后,人的动物性、人性、灵性得到整合,人的潜能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发挥。 
    上面所引的二位学员的“新生的感觉”是“第二次出生”的感觉吗?
    不排除有人可以做到在短时间内有一种飞跃,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结合我后来的回访,他们的“新生的感觉”大概还是一种“飞跃成长的感觉”。
    当然也许有这种情况:某人心灵成长的势态很好,但却有一个重要的情结一直郁结在怀。就像许多木板构成的水桶,只有其中一个木板很低,其它木板都又高又整齐。一旦把这块低的木板补齐,其容量立即大增。他的某个关键的情结一旦得到解决,立即获得飞速的发展。
    应该说“新生的感觉”与一般成长的感觉是不同的,它是一种更加强烈的、更加稳固的成长的感觉。一旦有了这种感觉,也许在今生今世就能够体验到有“第二次出生”,诞生一个崭新的人格,从轮回中超越出来。这个崭新的人格就是“大我”。
 
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
 
    我的这种说法与当今的一些主流宗教的说法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或者说,可以与它们接壤。例如佛教的涅盘、基督教的得救等。我相信,上述这些说法当然有其他人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但对于我来说,这些说法有我自身的成长体验与大量的心理辅导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它因此也就具有实际的操作方法,操作的实体就是我所开发的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
    当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总体人格发展水平提高,使不少人都有可能经历“第二次出生”或者说“活出大我”。当然,这还要看你的努力和造化。
   还应该强调,当有了“第二次出生”的感觉后,并不等于达到了一劳永逸的状态。人还是人,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神。不过,经历了“第二次出生”后,当你在独处时,充实性的独处更多了,匮乏性的独处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当你在交往时,通心性的交往更多了,纠缠性的交往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第二次出生”可以看成是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它是心理辅导师所能够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之一。罗杰斯曾经说心理辅导师就像是接生婆一样,帮助当事人诞生一个新的人格。其实,岂止是接生,他在当事人孕育这个新人格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他帮助当事人转化一些不良的因素,开发其营养和补充,疏通其血液的流动,以便胎儿健康的成长。有的时候他简直就是孕妇,他和当事人一样经历十月怀胎和分娩的痛苦、欢乐。
    (关于什么是“充实性的独处”、“匮乏性的独处”,什么是“通心性的交往”、“纠缠性的交往”请参阅拙著《通心》,或者其它有关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