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上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持这种看法的人,常常当时有一定范围的舒适区,不愿意主动追求成长。他们的这种说法,有可能显示了一种自我价值不足的状态,他们需要与他人比较,来维持自己的自信。他们很可能至少也有一个心理问题:自以为是,自己的问题不知道,习惯隔离、逃避自己的问题。
谁能够说自己没有心理问题?我已经办过已经超过百场的“全人心理学·心灵成长工作坊”,每一次都会现场做个案,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也有一定了解。常常有一些有着不错工作的非心理专业的人士参加。他们有的是公司经理,有的是党政干部,有的是成功学培训师……一开始,他们常常说:“我没有问题,我是来学习方法的。”但随着工作坊的进程,看见了其他一些学员问题的解决,他们或者有所触动,或者很不舒服,于是都开始承认“有问题”。
我的观点是:人人都有问题,所以全人心理学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人人需要心理调整,人人可以终身成长。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全人”或者“完人”。
我还有一个观点: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舒适区不去扩大,就会逐渐缩小……
在工作坊上常常可以观察到,一些重视成长,乐意多做个案的人,他们原来与一些学员,或者某一些人有差距,后来,不仅在清晰度、通心力方面赶了上来,而且整个能量层次,甚至学员满足层次,都有变化……
与其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不如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大多都是较早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人。”他们至少多一个对自己“有问题”的觉察与敏感,多一个改变的愿望,当然问题各有不同,程度各有不同。
我还发现,至少一部分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更加看重成长、看重精神价值的人。
(补记:这是2008年的文章,感觉仍然没有过时。之后,全人心理学又发展了很多,我自己 对人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我的工作坊有常规技术。其常规技术已经可以处理大概90%的问题。当感觉其他方法更好的时候,我也使用其他方法,当然是经过加工的。提出的通心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种心理辅导的元理论和元方法的特征,用之,可以整合其他许多著名的方法。这是2019年我在常州
全人心理学培训基地,举办家庭系统排列·通心工作坊,展示用通心理论、方法改进后的家庭系统排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