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曹和老曹家的女人

(2009-07-23 13:22:55)
标签:

海口

南渡江

老曹和他的女人

小竹楼

茶馆

杂谈

分类: 留住·过眼云烟

海口除了椰风海韵,还有条本地人熟知的南渡江。老曹和老曹家女人的茶馆,就开在这南渡江边。

因为好茶,认识了老曹。认识了老曹,自然认识了老曹家的女人。

 

三开间的小茶馆,一色绿竹搭建。半倚在岸上,半置身水面。几根裹着青苔的木柱稳稳地托起向水面延伸的部分。远望,如出航的小船。

乌黑油亮的土漆方桌,几把竹靠椅,几张长条凳,简单实用。每当天色一亮,那扇竹门“吱呀呀”打开,也就宣布开始了一天的营生。

 

与老曹的第一次偶遇是在一家茶叶铺里。他正声嘶力竭地和店老板讨价还价。

 

第一眼就看出老曹不是琼州人氏。海南人民长期生活在烈日的烘烤下,皮肤自然有了光泽,黑中透亮。老曹不同,皮肤白净,斯斯文文。鼻梁上架副眼镜,一边的眼镜腿儿上还缠着胶布。说起话来嘟嘟囔囔,含糊不清,可一口地道的四川腔调还是相当悦耳。

都是外乡人,自然多了份亲近。递过来张卡片——“小竹楼茶馆总经理”。

 

海口的茶馆并不多,至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这样的。

即便有,也是本地人扎堆的“老爸茶”。在街边架上几张小桌,撑几张遮阳布。一壶红茶,倒上几滴奶就变成了奶茶。添上三、两块咬下去嘴角会掉渣的点心,一坐就是整个下午。“老爸茶”因此得名,大约就是上了岁数的男人们悠哉的午后生活。这是传统,已经深入人心。

 

我喜欢去老曹家的小竹楼。

一杯盖碗茶,一碟瓜子。小撮茶叶里配着漂起的几粒枸杞、红枣,抬腿就和老曹摆起龙门阵。

当然,还能放肆地瞅上一眼弯腰来续水的老曹家的女人。那峰若隐若现。

 

吃罢早饭,附近的渔民会肩担着清早刚捕获的鱼虾,往茶馆临街的路边一撂,自个踱进小茶馆。在临水的桌旁坐定,边品茶边闲聊。来往的车辆有人要买鱼,茶客便打住话头,起身出门说价。一篓鱼虾卖清,茶已喝得通体舒坦,耳里也灌满了新闻。于是,渔民心满意足地起身,喊老曹家的女人来收茶钱,而后便挑起空担离开。那悠然自得的神态,断不是终日为名利奔波的人可以效仿的。

 

南渡江里的鱼是出了名的,小竹楼茶馆也因为老曹家的女人出了名。老曹家的女人已过而立,对两个孩子的辛勤哺育居然让身材更显风韵,走起路来如柳枝般摇曳。我向老曹讨教,当年如何抱得美人归?老曹总是紧张得咳嗽几声,不停地大口灌水。

 

那些为吃鱼而慕名而来的游客吃够了,会顺着附近居民的指点步入小竹楼。要上几碗茶,端来些茶点,大呼小叫地疯乐起来。见了忙进忙出的女主人,会尊称其为阿庆嫂,总有闲不住的茶客会时不时起哄让她唱一段。每逢此场面,老曹家女人的表现倒也得体大方。“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老曹出面打圆场的时候,往往是在一片要求再来一段的哄笑声里。

回头再看曹家女人,已是面颊通红,躲进灶间。

 

曾经私下试探着问过老曹,为什么当初没考虑把小竹楼开在海口的闹市区。老曹一本正经的说:那还不够烦心的,要的就是这种安逸。我大笑地调侃老曹,你老兄是怕自家的女人被那些有钱人拐了去吧!对此,老曹会挺直腰板,笑而不答。

 

再有朋友去海口,我建议你一定去南渡江边走走。

如果老远就听到阿庆嫂的唱段,那必定是到了老曹和老曹家女人的小竹楼茶馆了。

 

 

老曹和老曹家的女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三关
后一篇:去你大爷的TV!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