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乍起人如削

标签:
文化历史教育情感娱乐 |
分类: 杂谈 |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这首词作于徽宗宣和元年,张元幹当时29岁,押戟回闽路过江西南昌时作。张元幹在《芦川归来集》卷九《跋楚甸落帆》云:“往年自豫章下白沙,尝作《满江红》词,有所谓‘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之句。此画颇与吾眼界熟,要是胸次不凡者为之,宁无感慨?”文中的白沙就是闽江中的地名。清代黄苏《蓼园词选》评道:“写旅况凄迷.忆家之作。想亦忧世暂寄怀也,前阕言浪生风恶.云遮风作,隐然有念乱之意,‘芳洲’…'杜若’,有贤人隐之象。‘帆带’,‘雨落’,有自伤飘泊意。‘寒犹在’六句.不过写繁忧独省意。‘寒食’二句.见时已逝。末二句.悬想家中念己,不过不得已欲。情有难以显言者,隐约言之,自抒怀抱耳。”黄苏先生点出张元幹此词“想亦忧世暂寄怀也,前阕言浪生风恶.云遮风作,隐然有念乱之意”、“
‘寒犹在’六句.不过写繁忧独省意”、“
那么,张元幹念得什么乱?独醒什么?怀抱什么?
宋宣和元年(1119年),宋朝外有辽、金觊觎,内有宋江、方腊割据一方,张元幹前途中闽粤界也有刘花三作乱。他经过澶渊任职,了解朝堂“六贼”祸国殃民,清醒地感觉到国家必有大变。他忧国更希望救国护国,这是他自小的抱负。所以张元幹词中说的“风恶”、“云起”,就不仅仅指自然的风云,更指社会的风云。
世人皆醉我独醒,风云乍起人如削。
注:
1、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吴城山"地名。据《太平寰宇记》:“南昌县……吴城山在治东一百八十里,临大江。”船经常航行到这里被风浪所阻。张孝祥《吴城阻风》诗中云:“吴城山头三日风,白浪如屋云埋空。”
2、桃花浪:亦称桃花水。旧历二三月春水涨,正值桃花开,故称。杜甫《春水》诗有“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句。
5、向来:即适来。
6、沙嘴:即沙洲。
7、桡:桨,代指船。晏几道《玉楼春》:“停桡共说江头路。”
8、衾:被子。
9、寐:睡着。
10、篷窗:船的窗户。
11、轻负:轻易地辜负。
12、年时约:指返家的约定。
13、削:形容人体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