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臭味要须我辈人

(2022-03-30 16:09:44)
标签:

文化

历史

情感

教育

娱乐

分类: 杂谈

臭味要须我辈人

彭德器,生平事迹不详。据胡铨《澹庵先生文集》卷十二《与彭德器书》中称“德器学士”,又云“吾友平生磊落”。张元幹《芦川归来集》等中有《病中示彭德器》、《彭德器画赞》、《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

等。在《画赞》中称其“气节劲而论议公,心术正而识度远”。可见彭德器、胡铨、张元幹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有大爱的胆识之士。

胡铨(1102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大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在淮海策问进士,胡铨对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回答说:“汤、武顺从民众而兴起,桀、纣顺应天道而灭亡。现在陛下起于干戈锋镝之间,外乱内讧,而策问臣下数十条,都质问于天道,而不倾听民众呼声。”又说:“现在的宰相不比过去的晏殊,枢密、参政又不是过去的韩琦、杜衍、范仲淹。”答问长达一万多字,高宗看到而惊异,打算把他列为第一名,主考官忌恨他的耿直,移为第五名。 登第之后,胡铨被授为抚州(今江西抚州)军事判官,未上任,恰逢隆佑太后(孟皇后)为避金兵逃到赣州,金兵随后追击,胡铨以漕司檄文统摄本州幕僚,召募乡丁辅佐官军抵御。因功受赏,转官承直郎。后为父服丧,并随乡人萧楚学习《春秋》。萧楚,宋吉州太和人,字子荆,号三顾隐客,治《春秋》。哲宗绍圣中游太学,贡礼部不第。时蔡京当政,禁《春秋》学,因誓不复仕,退而著书,隐居三顾山下。弟子百余人,胡铨、冯獬皆师之。绍兴五年(1135年),张浚设都督府,辟举胡铨任湖北仓属,胡铨没有赴任。有诏令到都堂审察,兵部尚书吕祉以贤良方正推荐他,获高宗赐对,任枢密院编修。

从上面记载可以看出,张元幹在致仕前的1131年与胡铨没有交集。他与胡铨认识是1142年,胡铨被发配福州时,由彭德器介绍认识: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张元幹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这首词主要写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想,借以突出了词人内心之中的悲愤之情。开头一句,借用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的名句,直写世事的变幻莫测。起句不仅用语峻峭,而且蕴含着极为广泛的社会内容,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千古功名”一句,转入到对政治理想破灭的感喟。这里的“一聚尘”,化用了寒山子诗“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和黄庭坚诗“意气都成一聚尘”,激愤志士之志无法实现、终归成尘的悲叹。 “好是”二句进一步借用古诗来抒发作者对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愤慨。李白写过《将进酒》,使人们不仅想起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气慨,而且诗里“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的境界,也使人感到一种抑郁不得志的满腹怨愤。“惜馀春”是指李白的《惜馀春赋》。李白在《赋》中说:“试登高而望远,极云海之微茫。魂一去兮欲断,泪流颊兮成行。”又说:“惜馀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春不留兮时已失,老衰疯兮情逾疾”。词中暗用此赋以倾注张元幹对胡铨远贬来闽不幸遭遇的同情。

   下片“风光全似中原日”一句,承上转下,一个“似”字,透露出张元幹对昔日中原风光的留恋。“臭味”一句,抒发情意,感慨不尽。认为心心念念中兴国势、恢复中原的只有我们这些气味相同、志趣相投的人。

“雨后飞花”一句,化用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诗意,抒写暮春时节对无数落花的惋惜之情,也暗点了对南宋小朝廷前途暗淡的忧虑。末句以情收束,含意深远。“自由身”是指不受拘束之意,李珣《定风波》:“此时方认自由身”。这时胡铨已遭编管,失去人身自由。这里的“自由身”虽然是从酒醉中赢来,但也是对胡铨的一种宽慰。全词言短意深,从主客观多方面开解友人,寓郁愤于旷达开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济平评:这首词构思新巧,融世事于风景之中,以景衬情,境界凄清,含意深邃。令人读来感触到南宋时代的悲剧与词人心灵压抑的激愤。

有了这次相识,胡铨在滞留福州的半年多时间里,张元幹才和胡铨有了“臭味相投”、“同床共语”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