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要须我辈人

标签:
文化历史情感教育娱乐 |
分类: 杂谈 |
彭德器,生平事迹不详。据胡铨《澹庵先生文集》卷十二《与彭德器书》中称“德器学士”,又云“吾友平生磊落”。张元幹《芦川归来集》等中有《病中示彭德器》、《彭德器画赞》、《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
等。在《画赞》中称其“气节劲而论议公,心术正而识度远”。可见彭德器、胡铨、张元幹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有大爱的胆识之士。
胡铨(1102-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大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在淮海策问进士,胡铨对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回答说:“汤、武顺从民众而兴起,桀、纣顺应天道而灭亡。现在陛下起于干戈锋镝之间,外乱内讧,而策问臣下数十条,都质问于天道,而不倾听民众呼声。”又说:“现在的宰相不比过去的晏殊,枢密、参政又不是过去的韩琦、杜衍、范仲淹。”答问长达一万多字,高宗看到而惊异,打算把他列为第一名,主考官忌恨他的耿直,移为第五名。
从上面记载可以看出,张元幹在致仕前的1131年与胡铨没有交集。他与胡铨认识是1142年,胡铨被发配福州时,由彭德器介绍认识: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张元幹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
“雨后飞花”一句,化用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诗意,抒写暮春时节对无数落花的惋惜之情,也暗点了对南宋小朝廷前途暗淡的忧虑。末句以情收束,含意深远。“自由身”是指不受拘束之意,李珣《定风波》:“此时方认自由身”。这时胡铨已遭编管,失去人身自由。这里的“自由身”虽然是从酒醉中赢来,但也是对胡铨的一种宽慰。全词言短意深,从主客观多方面开解友人,寓郁愤于旷达开朗。
有了这次相识,胡铨在滞留福州的半年多时间里,张元幹才和胡铨有了“臭味相投”、“同床共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