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孩子

(2009-01-19 16:09:18)
标签:

教育

育儿

性格

命运

杂谈

分类: 杂谈

我对教育缺乏研究,也没有成功培养孩子成为哈佛毕业生的经历,所以对于这样大的话题形成的任何判断可能都是片面的;这么说不是出于虚伪的客套,而是不想因为自己的无知误导了别人。

 

父母望子成龙,通常对孩子的教育也不遗余力,但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很多分歧。这种分歧既体现在目标的不同,也体现在方式的不同。在目标上,多数人可能把孩子将来能够取得成功作为标准,少数人可能把孩子未来是否快乐作为标准。当然有人会认为成功就会快乐,所以是一回事,但事实上成功是否一定快乐?快乐是否一定要以成功为前提?这个问题至少在逻辑上不成立。

 

成功更多是以社会评判为标准,快乐更多以自我感受为标准,这是很大的差异。以这个差异为起点,会衍生出更多的差异。其实从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成功者的经历来看,有意识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其实并非主要的因素;就比如如果天才可以培养,那世上就没有了天才。而且,从未来看,一个人如果过于功利,除非他能力超群,且能赶上百年一遇的机会,否则获取成功的几率未必更高。

 

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可能更大。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成纵容和管制两类。当然从实际情况看,多数人的方法处于过度纵容和过度管制之间,所以这个分类只能是根据偏重而言。纵容可能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管制可能有利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和道德素养,但反过来讲,也是各有弊端。过度纵容可能使孩子变得缺少教养,自私,极端,混不吝;过度管制可能使孩子变得缺少主见,怯懦,压抑,没个性。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同这样的观点,性格和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因为抛开外部因素,前两项对获取成功的影响更大。但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习惯更好,又没有了标准。

 

举个例子。通常人们倾向于纵容和喜欢男孩的调皮捣蛋,因为普遍的看法是调皮跟聪明相关。事实上,多数男孩可能是调皮的,但真正聪明的依然是少数。甚至,在我从小到大的过程中,无数调皮的同学没有能够考上大学。而我小时候据说很文静很胆小,但从小学和初中一直是全校第一的成绩。我成绩很好,但收入却比不上成绩不如我的同学,所以,调皮和聪明的关联性,以及聪明和成就的关联性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

 

同样,有人会认为嘴巴甜的孩子更好,但一个小孩从小开始就迎合大人的意志,甚至不惜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未必也有些让人担忧。而且说句没有恶意的话,生活中你会发现嘴甜的人多在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所以,如果要证明调皮的性格比文静的性格更好,或者说乖巧比实在更好,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什么性格最重要?我觉得自我控制力最重要。人有天性,天性中难免有缺陷,而控制是弥补先天不足最为有效的途径。人没法选择自己的遗传基因,但可以通过自我控制来改变性格。我不是很同意性格不可改变的说法,因为按照这个逻辑,遗传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推论过来就是遗传决定命运。如果这样,就基本否认了个人后天努力的意义。

 

很多超级富豪没上过大学或者大学没毕业,但我们没有因此否认上大学的必要性。同样,放任和纵容孩子可能会造就孩子超凡的个性并因此获取巨大的成功,但我们依然不能认为纵容是最佳的培养方式。因为中国数亿的农民工也是在放任自流的环境下长大的。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所以或多或少会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教育传递给孩子。如果说我们小时候在没有家长管教情况下也能小有成就,只能说明我们是其中一部分能够自我管理的孩子,而不是纵容和放任的必然结果。况且,现在的情况和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照搬自己的经验其实冒着很大的风险。

 

不过,教育的周期太长,所有的结果可能要等到20年以后才能揭晓,而事实上每种方法都有成功的案例,所有对任何教育方法所进行的质疑都会显得有些武断。最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如此不同,所以教育的方法一定是多样的。就如同投资,对于风险有着不同偏好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组合。但有一条,收益跟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是我们预先需要了解并最终需要承担的东西。

 

任何人的任何观点,都难免有盲人摸象般的误区,当然也包括我。但是,因为我们都深爱自己的孩子,而任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犯得的失误可能都会让我们懊悔一生,所以身为父母,实在难以摆脱这种无形的压力,以及因此产生的在娇惯和管制之间的艰难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