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杯的人生哲理

(2008-06-28 21:33:05)
标签:

足球

欧洲杯

小概率事件

球队

希丁克

西班牙

体育

分类: 杂谈

    手机闹铃又响了,凌晨2点45分,困得睁不开眼睛的时候。可是不起床也不行,因为一会儿短信不停,吵得没法睡,所以只能起。欧洲杯在这个夏天比较严重的影响了我的睡眠。

 

上一次正儿八经的看欧洲杯可能是16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临近毕业,有时间,也有精神。但随着年纪增加,对足球的兴趣逐渐下降,凌晨起来看球变成越来越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欧洲杯已经有些遥远。

 

今年的情况有了很大不同,因为大家找到了看球的乐趣和动机,那就是一群非典型性球迷聚在一起,对每场比赛各自的预测进行物质化的奖惩。

 

决赛将在后天进行。从前面各场比赛的预测结果来看,我们押对的概率甚至低于猜大小的概率,如此看来每天研究交战球队的技战术能力实属瞎起哄,还不如扔硬币,效率更高,正确率更高。

 

瑞典对俄罗斯,我猜瑞典赢,因为我觉得关键时候老队员经验丰富,发挥稳定,而且俗话也说姜是老的辣,结果却是瑞典输了。第二天报纸上说瑞典队输在年纪太大,有点晕,看来什么样的姜更辣还得吃了再说。

 

捷克对土耳其,我猜捷克胜,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按道理,90%的人认定的事情,应该理由很充分,结果又输了。第二天报纸说土耳其赢在血性,真倒霉,怎么原来没想到球队的血性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呢?看来,踢得好的怕不要命的。

 

克罗地亚对土耳其,我押了前者,因为这个球队轻松搞定德国,难道还胜不了土耳其?况且,奇迹是小概率事件,也不能经常发生吧?结果还是我输了,119分钟丢球,121分钟扳平,然后点球绝杀,小概率事件再次发生。克罗地亚跟我犯了同样的错误,忽视了小概率事件可能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以至于在结束前的一分钟没有紧绷住神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些队员恐怕回国要看心理医生,否则可能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有心理阴影,也包括他们的球迷,这一分钟内从巨大惊喜到更巨大悲哀的转化,委实是世事无常的绝好证明。

 

荷兰对俄罗斯,我赌荷兰赢。这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一个玩法国意大利于股掌的球队,一个全世界人喜欢的球队,加上范巴斯滕以及豪华的有些奢侈的队员,如果不胜岂不是天理不容?这场球我把闹钟定到4点钟,因为觉得没什么悬念,看个结果就行。没想到啊,又输了。赛后有人说俄罗斯的主教练希丁克比巴斯滕老到,看来队员是年轻好,教练却是年老的好。又没想到。

 

西班牙对意大利,让人有些难以决断。上网查完资料,我找出了两个依据:第一,西班牙在最近88年的大赛中没有胜过意大利;第二,小组赛连胜3场以第一名出线的4个球队中,前3个全倒在淘汰赛,而西班牙恰恰是第4个。媒体说这是欧洲杯的魔咒,我虽然不是太信,但是觉得意大利这种防守反击型球队通常是为比赛而生的,所以还是选了意大利。结果,经过乏味的120分钟后,我再次被置于极度失望之中。将近一个世纪的魔咒怎么到我这儿突然就失灵了呢?真郁闷。

 

西班牙对俄罗斯,我有点犹豫。但一想,俄罗斯有神奇教练希丁克,有妖人阿尔沙文,胜瑞典斩荷兰,依稀看到上届欧洲杯希腊的影子,不押它押谁?可是啊可是,这次奇迹发生的概率又回到了统计学的范畴,几天前还被捧上天的希丁克和阿尔沙文突然失去了魔力,甚至有人说他们被博彩公司买通了,故意输球。天啊,为什么他们不去买通西班牙人?

 

这么多年没看欧洲杯,没想到欧洲杯已经成为诠释人生哲理的最为生动的场所。几天下来,我深刻领悟了很多哲理:第一,足球确实是圆的(否则没法踢);第二,预测确实是没谱的(否则我就不会这么郁闷了);第三,胜利者总是对的(因为失败者总是错了);第四,诸葛亮总是要等到比赛结束才会出来说话的(据说这是国际惯例);第五,所谓魔咒都是记者们为了娱乐而作的杜撰(这不属于统计学范畴)。

 

幸亏我今年看了欧洲杯,因为这20天的故事仿佛浓缩了20年的人生。我因为我不可挽回的预测错误而得到了物质上的惩罚,但是我收获了超过物质的精神,领悟了可能需要20年才能领悟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世事无常。

 

后天的决赛还要猜,对不对都认了,重在参与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