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谈教育(一)
(2008-11-11 10:27:56)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咨询 |
大山谈教育
有种冲动,想把对教育的一些感悟留下篇章来。一则督促自己梳理梳理,毕竟也有21年的教育实践与零星的研究了;二则也是鞭策自己不断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三则自己从传统学校18年出来,近3年才真正接触了社会教育,围墙内外的碰撞有了更多的感触。所以不计较文笔的优美、不考虑文章的逻辑和条理。
(一)从“大山”笔名说起
大山,是我的笔名、绰号、网名(QQ、UC)、博客名。其实这个笔名的由来要感谢赏识教育和快乐营的孩子们。
我们在运用赏识理念做好孩子快乐营的时候,因为学生来自东南亚与全国各地,一则为了便于记忆,毕竟只有5天4夜的相处,于是每个孩子与老师教官都分别以绰号相称;二则赏识理念告诉我们---取绰号、隔膜消,够朋友、孩子王,融进去、诱出来。
真正解决孩子问题,融进去的精力要占80%,当你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当你真正与孩子“够朋友”,你给他提的建议他都会接受,我们有时的错误就是在忽略“融”的过程,而重视“诱”的结果,于是孩子累家长累老师累,最后家长都说孩子太难教、太不理解人了;孩子也很委屈,说你们大人怎么能这样呢,从来没有与我们交过朋友,有时甚至连多听我们说几句话的时间、机会都没有,只是一个劲地要我们按照这样做按照那样做。一句话:不对频。我们现在90年代了,都用“火星文”了,你们知道吗?
当然,我们运用赏识理念取绰号与学校同学间取绰号是诱区别的。一是学校取绰号一般是相互给对方起;二是专门揭短式、讽刺式取绰号。比如看到别人喜欢看书,取名“读书虫”;看到别人瘦,取名“排骨”等。这样“你糟、我糟、大家糟,这个世界乱糟糟”。
而我们在做快乐营时是自己给自己取绰号:你希望这几天里大家怎么称呼你呢。并且会引导三种方式告诉大家怎么给自己取绰号。一是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于是有“大老虎、草莓”等;二是自己的生肖、特长、爱好,于是有“大公鸡、斑点狗、足球、哈雷波特、AK47、悟空”等。
我们最提倡是第三种方式,就是按照赏识思维的方式:花苞心态、缺点可爱;爱自己不可爱、生命之花开不败。找出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去取绰号,看清了、不怕了。于是有的个子矮,反而叫“矮冬瓜”---浓缩的是人生之精华,小平不就个子矮吗;有的皮肤黑,反而叫“黑豚”---黑色的是健康等。
大山,其实以前的绰号不叫大山的。大山的牙齿长的不好,排列不够整齐、还有点暴牙。以前没有赏识思维,每每被这个缺陷伤害,记得当老师、当校长时只要是学生毕业与他们合影,当摄影师喊“准备、123”时,大山一般赶紧把嘴巴抿紧,生怕暴露牙齿留下“光辉形象”,现在回头来看那时的照片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所以其实伤害自己最大的是自己的缺陷如果没有赏识思维的话。
于是刚做快乐营的时候,大山的绰号是“大暴牙”,呵呵。后来多做了几次快乐营,熟悉大山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他们就说:你是一个孩子王,跟你在一起就没有了烦恼,只有快乐了。说我们学生身上呀,有几座大山,你知道吗:学校老师重考试,分数像一座大山压在我们身上;家里父母重名次,成绩像一座大山压在我们身上;同学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也像一座大山压在我们身上。你呀,就像一个愚公,干嘛呢,愚公移山,跟你在一起,你把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都移走了。这样吧,你要不叫“愚公”,要不叫“大山”吧,最后孩子们投票,就有了“大山”的由来,并且赋予了新的含义:大山是孩子们的靠山。
我想,要是家长组织在家中每个月搞个赏识家庭晚会,就取取绰号就够快乐的了;老师们利用班会也来取绰号,孩子们就会像过狂欢节一样哦。心情一好、一好百好嘛。
(未完、下篇预告《教育是一种信念》)
前一篇:大山恐慌“大师”赏识
后一篇:大山谈教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