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炒作”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

(2017-05-20 06:48:05)
标签:

心智成长

娱乐

分类: 闲言碎语

文/一个人的岛主

        什么是炒作?真的“炒作”说白了就是为了吸引民众的眼球,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也是一种变形的广告,是那种不需要花钱投资却能达到“始作俑者”要的结果的广告。

 

        为什么要炒作?天下人都知道“知名度”的重要性,是任何行业人员的生存之本,不仅仅是影视圈。名人好办事,名人挣钱多,名人有社会地位等等。既然名人有如此多的好处,如果有机会使自己能够成为“名人”,为何不去做呢?于是乎有的人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有的人拥有强大的专业的后援团队,有巨大的资金支持;更有一些人只有独辟蹊径,不惜出卖点“色相”什么了。

 

        究竟是谁在炒作?都在炒,也包括媒体。有些时候也想,起码他们还有炫耀和“炒作的资本”,有的人想去炒,啥也没有怎么炒作啊,于是愤青出现大有市场了!对于炒作的口号就是:有资本要炒,没资本创造“资本”也要炒,妈的,不炒白不炒。呵呵,当然也有炒了也白炒的。

 

        媒体舆论很强大也很无情,自古媒体舆论如海,无风三尺浪。何况加上这明星云集的娱乐界影视圈本身天天飓风不断,这海浪便更加汹涌,更让人眩晕,更有品读不尽的感觉。心理学上承认人性中皆有“窥私”的爱好与特点,于是“花边”新闻满天飞,成了街头巷尾普通民众茶钱饭后的笑料谈资。一些似是而非的“花边新闻”再加上人类大脑思维的臆测便会绽放异彩。

 

        于是想出名的出名了,有的可能是臭名昭著,但都达到了相应的炒作目的。一部新作品的炒作无疑是炒作主演人员及他们的花边私隐,这恰能迎合大众口味。于是被吸引者愿意自掏腰包去看个究竟,票房的收入便大有前途啦。

 

        炒作或者广告的确能够创造出市场的“知名度”来,但“美誉度”却需要时间才会产生才会赢得大众认可,而有些所谓的批评家总是站在“美誉度”的角度来批驳岂不显得孤陋?在这个“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时代,“阶段性”的炒作造就“阶段性”的名人,也好理解。

 

        有些究竟是不是炒作?表面上看媒体好像说了算。因为一番狂轰乱炸之后,哪个敢惹舆论媒体?这就象老美的强权主义,说你有“核威胁”你就有,先打下来再说,于是萨达姆倒霉了,伊拉克国家重建。

 

        其实不然。普通大众象墙头之草都随着媒体舆论之风一边倒,事实也证明有好多事情都是“媒体舆论”惹得祸,只是当事者面对强大的不容辩驳的媒体舆论“忍气吞声”继而达到“息事宁人”罢了。俗语有:”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咱“惹不起,但总躲得起”吧,可见一般。有时只有无奈地寄希望于时间,让时间去忘记或寄希望于有一天“真相大白”,也就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终告一段落了。

 

        娱乐究竟娱乐了谁?望风扑影亦或小题大做是否也是愚弄大众?

 

        再宽容一些吧,多理解公众人物的苦与乐。王母娘娘不食人间烟火还犯错误呢,何况他们呢?说穿了他们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前台,就是人前,所以才更让人关注。要找问题和毛病太容易了。他们做的说好听点是事业,其实就是一份自己喜欢或不得不做的工作而已。至于私生活那是他们的权利,旁人何必指手划脚呢?

 

        炒作可以,但别伤害人。别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也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自古“玩火者必自焚”,如张钰,或许还有大嘴们。

 

        死水多是混浊的?不尽然。而大多是被人搅混的。当然也不排除那种病态的心理,也叫“妄想症”!

        纷纷扰扰娱乐圈,真真假假人世间;炒作皆为名与利,酸甜苦辣过百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于怀念
后一篇:邻家女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