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更了不起!
标签:
杂谈 |
http://a0.att.hudong.com/70/07/01000000000000119080716160070.jpg
所以,马斯洛一反弗罗伊德的方法,专门研究那些最健康,最全面,最有魅力的人格,即杰出人格。要以杰出人格的精神世界作为人心的尺度,作为人心的常态,作为人心的方向。
http://news3.xinhuanet.com/ziliao/2005-01/13/xinsrc_0320102191707257261494.jpg
首先是生理需要。
其次是安全需要。
3 归属需要
人从本质上来说,害怕孤独,不耐寂寞。孤独是人生诸般精神痛苦之一。所以,人本质上又是一种处群的生灵。人必须要和他人建立关系,必须要归依到一个群体中,才能摆脱这种苦闷,这是人的一种非常本质的需要。
我们说,哲人喜欢孤独,这是说哲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感到难以共鸣,感到与其不三不四,不如忍受孤独,不是说哲人真的喜欢孤独。
至于大多数人,即使在一起会导致更多的烦恼,更多的矛盾,但每当一个人的时候,就容易惶惶不安,必须赶紧把自己归属到一个群和众中。
4 爱的需要
人本质上害怕孤独,希望有所归属。但归属之后,往往不能很好地相处,互相伤害,导致不欢而散,使人感到进退两难。
所以,摆脱了孤独之后,人就会很自然地需要继之以爱,爱的需要是一种比摆脱孤独感更深刻的需要,这种爱是广义的爱,它的内涵就是所谓:情谊。
爱可以使得归属更加稳固,更加持久;如果说归属是低层次的爱,那么,爱就是高层次的归属。爱是归属的纽带,爱是归属的升华。所以,归属和爱的需要也常常放在一起。
爱的需要实现了,人会获得一种很高的精神快乐;反之,爱的需要不能实现,人受到的精神伤害也异常沉重。
一方面,人的爱的需要很深很重,另一方面,爱的需要又属于很高的层次,需要极高的素养,满足起来很不容易。这就使得大多数人很容易陷溺在,沉浸在,留连在这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上逗留太长的时间,花费太多的精力,甚至一生都无法超越这个层次。
但是,马斯洛也看到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爱的需要已经到头了,但从事实上来说,爱的需要并没有到达需要的巅峰。爱的需要不是精神世界的全部,如果我们把爱的需要比作人这个小宇宙中的太阳系,那么,在这之外,还有更广大的一片银河。
5 尊重需要
何谓尊重的需要。就是一个人尽管有了归属,尽管得到了别人的伦理情谊,但是,他有时感到自己是活得那么平庸,那么卑微,那么渺小;
于是,他产生了深深的惭愧和自卑。所以,他又产生了新的需要,他不仅希望别人作为弱者使他有归属,他不仅希望别人作为平等者使他爱与被爱,他还希望别人作为优秀者来高看他、重视他、敬佩他、赞叹他。这就是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怎么获得呢?必须有使人尊重的条件,一种让人家刮目相看的成就。什么成就,就是你必须拥有人们都很看重的一些条件。社会人看重什么?大致有这样五样。
看重经济实力,所谓富。
看重政治地位,所谓贵。
看重健康长寿,所谓寿。
看重技艺文化,所谓才。
看重道德人品,所谓德。
所以,受不受尊重和这五种成就紧密相关,有了成就,就会有人尊重你。
而几种成就都不是侥幸随便可以获得的,都需要人长期努力耕耘才能得到的。
尊重需要是一种很高级的需要,当然应该满足,但是,世人在求得尊重时,常常会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太在意富和贵,而忽视才和德;
其次,太在意社会对自己的尊重肯定,而忽视自己对自己的尊重肯定。太在意结果,而忽视过程。而尊重需要的深刻内涵恰恰是自己能够肯定自己,自己感到自己有价值。
何谓内在的肯定,就是说不在于别人是否承认,是否认可,是否看重;而是我自己对我是否承认,是否认可,是否看重;那么,不在于我是否追求到了这五种东西,而在于我努力认真地追求过,能交待了自己夜半灵魂的拷问,就足矣了。
6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虽然很高了,已经是很少的人有机缘追求,但从理论上讲,还是会感到一丝欠缺不圆满。什么不圆满,就是还是有计较,有波动,有意,有分别,有矛盾,有是非。这就说明,尊重需要不是最高境界,还可以更上一层楼,还有更高的需要。这个需要,马斯洛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需要,就是那种什么都不再执着,不再计较,彻底自由,彻底解脱,彻底解放的境界。
这种巅峰体验,马斯洛这样描述:“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妙,彷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子给拉开了”“像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