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门【俄罗斯30天】

胜利日那天下午,我们来到了莫斯科的凯旋门。

这座凯旋门高28米,是按照古罗马康斯坦丁凯旋门样式建造。门的基座上共竖立着6组12根圆柱。圆柱用生铁铸成,高12米、重16吨。圆柱之间站立着手持盾牌和长矛的勇士,勇士头顶的墙壁上是反映俄军同法军作战的浮雕。凯旋门顶部安放着6匹背生双翅马拉着的凯旋车,车里坐着胜利女神,她的右手高擎着月桂花环,面向城市入口处。其下武士,手执利剑,或月桂花环和橄榄枝,象征胜利和平。门柱之间,四尊俄军士兵,身披盔甲,手执盾枪,手指上刻着“驱逐法兰西,解放莫斯科”,门楣上饰有抗击拿破仑军队的44个俄罗斯城市的城标。整个凯旋门用白石贴面,在黑色圆柱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1814年,为庆祝战胜拿破仑和俄军将士从西欧远征归来,莫斯科人在特维尔关卡建立了一个木制凯旋门。不过在12年后的1826年,该凯旋门就因木头腐朽而倒塌。经过商议,决定用石头原料重新建一个新的凯旋门。几经周折,才于1829年8月17日正式动工,于1834年9月20日建成。


1936年苏维埃政府决定规划白俄罗斯车站附近的广场,于是将凯旋门等其他建筑推到。大量的凯旋门雕刻装饰品被保存到了舒塞夫建筑博物馆中。




1966年,莫斯科劳动代表大会决定在新的地址上重建凯旋门。1968年11月6日,新的凯旋门在新的地址上再次被建立起来。
从1814年的木制凯旋门,到1968年新的莫斯科凯旋门在胜利广场东面落成,已经过去了整整154年。



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