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坚摘录:清朝名人写给甲戌本第一回批语中“棠村”的诗文
(2016-05-30 15:17:27)
标签:
红楼文化 |
历史名人撰写棠村的诗文
经查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在休宁孙默编著的《十五家词》中读到了《梁清标棠村词》,分为上中下三卷。康熙丁已十六年南阳邓汉仪孝威为《十五家词》作序云:“今娄东、棠村诸公,首建旌旄,而齐鲁吴越秦楚之间名流挺出,相与播芳风而恢古烈猗与盛哉。顾人各一编,咸矜秘帐,流通都市,裒集为艰。”叙述中的“娄东”指江苏上仓吴伟业梅村,且十五家词中的开头两卷就是吴梅村上下两卷,紧随其后居第二位的就是棠村词三卷。由序言中知道棠村不仅词句写得好,而且与娄东吴梅村带头‘首建旌旄’,积极组织联络齐鲁吴越秦楚名流,编集十五家词,流播芳风。
清朝康熙朝诗坛领袖王士祯(号渔洋)在《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康熙六年记载:“是年,与汪、程、刘、梁及董御史文骥玉虬、李翰林天馥湘北、陈翰林廷敬子端、程翰林邑翼苍辈为文社,兵部尚书合肥龚公实为职志。宋别驾荦牧仲自黄州入觐京师,始定交。荷兰诸国进贡,有诗纪事。尚书梁公罢,继之者郝公惟讷。”
由如上南阳邓汉仪的序言和王渔洋年谱的记载,知道棠村不仅与娄东吴梅村带头组织出版词曲书籍、传播芳风,又与朝中知名度很高的几位大臣董文骥、李天馥、陈廷敬、程邑等成立文社,其中当时吸纳年龄最小的两位文社成员就是王渔洋和宋荦。其著名的“蕉林书屋”也正是康熙六年他被革职之年修葺兴建的。
康熙三十八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圃翁,又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张英又是乾隆朝继任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后加太保的张廷玉父亲。因父子二人同任清朝相国之高位,且高风亮节,著书立说,均有建树,成为康雍乾时期的名臣。而这位张英则是正定棠村梁清标的门人,他撰写的《文端集》中留下了多篇与梁清标以及梁氏家族相关联的诗文,如《上真定梁公》《大司农梁公出画蝶扇命题二首》《大司 农梁公继夫人挽诗六章即次司农公悼亡诗原韵》《为梁承笃题柳邨渔乐图四首》等诗作;在《文端集》卷十四他以《投座师大宗伯真定梁公二十韵》的诗题作文,直呼‘座师’‘宗伯’,足见敬重有加,诗中写道:
“仰止宗工久,熙朝盛羽仪。
文昌符象纬,海嶽毓灵奇。
---壮猷元老籍,邦代重臣资。
经畫安桑土,勳名勒鼎碑。
---弓旌诚重典,衡鑑籍无私。”
张英对梁清标的蕉林书屋更是称颂不已,《文端集》卷六有诗《蕉林书屋图(为真定梁公题)》写道:
种蕉盈数亩,碧色亦何深。
书屋三两间,结构当空林。
云影无朝暮,澹荡成秋隂。
微雨易为响,时向书牀侵。
尘氛不可到,凉风披素襟。
空翠满四壁,茶烟乍浮沉。
此境邈难即,画里犹堪寻。
吾师退食时,高斋横古今。
数幅蕉林图,常伴朱絃琴。
布置随笔墨,取意皆萧森。
短歌或长句,磊落存古今。
披图顿寥廓,俨若空山岑。
焉知拥书者,独抱苍生心。
康熙朝诗坛领袖王士祯渔洋在《分甘余话》卷一第31条记载棠村道:故相国梁公玉立(清标)常以筠侣画草虫索题,余赋二绝句云:
髯翁任诞如忠恕,脱屐朱门傲五侯。
肯为尚书写幽兴,碧花红穗草堂秋。
(二)
一幅丹青顾野王,草根织意曲离旁。
风怀磊落如公少,便注虫鱼也无妨。
康熙三年晋为保和殿相国大学士的魏裔介(1616~1686年),字石生,直隶柏乡人,与梁氏家族自祖辈就有姻娅关系,自幼交往深厚,他撰写的《兼济棠文集》中涉及梁清标及梁氏家族的诗文达十余篇,有《梁玉立悠然斋诗序》《与大司寇梁玉立》《復梁葵石》《答梁十二亲家求婚啟》《和大司马玉立赵郡风物杂咏》《怀梁昭性村居》《和梁敷五太史雨中见怀》等等。他在《梁玉立悠然斋诗序》中写道:“迄今百年,玉立大司马英英魁硕,奋起而绍先业;受世祖章皇帝付託,久任枢密,奇谋大略多其擘画,海内颂为伟人,中外倚以安慰;而其文章笔舌妙天下,著之为诗者,其绪馀也。玉立之为诗,不肖肖摸拟三唐陈迹,亦不肖肖取青媲白如。---应制记事,陈大雅德音之辞,咏物怀人,香草之义,盖许大手,而非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所得而企及者;海内之言诗者得玉立一字一咏,莫不珍为天球河图、空青丹砂。而玉立虚怀自损,猶於公退之馀手披一编,吟哦不辍;其诗之高华矜贵而不佻,渊泓静毓而有本,非偶然也。---今乘元气之会起而振此道者,非他人必玉立也。---玉立之诗之美而由於祖泽之厚---。”魏裔介比棠村大四岁,因姻娅关系从小相处,他称棠村尽呼小名,即字‘玉立’;其康熙三年为保和殿大学士,比棠村职位高,所以他对棠村的评价透彻而又中肯。
顺治康熙朝相国山东益都孙廷铨为《蕉林诗集》作序言:“---暨与梁苍岩先生同佐中,铨每藤阴日夕,吏散人稀间,谈诗意輙与微意有合;请观一二新篇,抑又合。更探箧中秘本,亹亹读之无不合矣。---苍岩以盛年华胄擅制作才久矣;起草明光,握符枢密。将以戡定祸乱,黼黻盛治,为国元臣,其意计深远矣!---其在今日,倘復有赋诗言志,以继古人之风者,余其知所宗称矣!”由此知孙廷铨与棠村同朝为官,常在散朝后一起谈论诗文,其意深相合和。铨称其为‘先生’,十分敬服其为人为诗之高品。并称赞棠村以诗言志,为继古人之风者也。
清康熙年吏部右侍郎彭孙遹(1631~1700年),字骏孙,号彭王,又号羡门、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是康熙朝招录博学宏词被排在第一位的人。休宁孙默所编《十五家词》有彭孙遹《延露词》三卷。他自称是梁清标的“年眷姪”,并在梁清标去世后顿首拜写《墓志铭》篆额。他所著《松桂堂全集》中留下数篇诗文,现摘录《真定相国以诗见寄依韵奉答》:
偶移步履点苍台,早有提壶柳外催。
心迹久同神虎帻,声名且付季鹰杯。
青蘋风细冷冷至,红药香浓嫋嫋来。
莫道韶光不相待,名花好是殿春开。
藉草何须命藻筵,右安门外是花田。
柳荫十里堆香絮,杏火千家泼翠烟。
物态最怜新雨后,人情偏爱晚晴天。
重游准拟明年在,更与春风订后缘。
彭孙遹《初夏同真定梁相国游丰台观芍药率尔有作》:
康熙朝吏部尚书宋荦牧仲,河南商丘人,其父宋权为相国大学士,聘侯方域教授宋荦。荦入朝后曾随孙退谷、梁清标辨别书法古画,体会金题玉躞之方法。荦在《西陂类稿》卷十三《高江村詹事舟过吴昌得纵观所藏书画临别以董文敏江山秋霁卷见赠作歌纪事錄卷尾》诗中写道:
昭代鉴赏谁第一,棠村已殁推江村。
五年当湖暂休沐,摩挲卷轴穷朝昏。
作岁寄我销夏錄,云烟过眼实弟罤。
今年奉召北赴阙,书画船舶胥江滨。
相见不暇作絮语,珊瑚之網出異珍。
金题玉躞得未有,倾囊倒箧纵横陈。
倾囊倒箧纵横陈,卷舒宁辞胝我手。
聳肩静对不欠身,三日眠食为之废。
有时大叫忘主宾,富春山图袁生帖。
无上妙迹欣相亲,枫桥祖席与不极。
宋荦在《西陂类稿》卷十三《论画绝句二十六首》第三首写道:
棠村(真定梁相国)坐上见闻新,好古应知自有真。
一语殷勤忘不得,别来常叹巷无人(真定札中语)。
被王渔洋奉为‘清一统六十年来’仙才的山西蒲洲(祖籍辽东人)布衣诗人吴雯的《莲洋集》中也留下数篇赞美棠村的诗篇,首卷《寄呈梁大司农》写道:
承明曾奉召,玉署喜相存。
国士知何忝,尚书道最尊。
孤忠通贝阙,素念托棠村。
騕裹途方远,鵾鵰翼正骞。
愧无将履敬,先得下堂言。
荐祢书乃在,投琼语更温。
何曾分得丧,端不异寒暄。
座席春风接,长途夏雨繁。
看花怀画省,折柳记青门。
豈待无相识,方知感旧恩。
吴雯《莲洋集》(翁方纲整理)卷三《途次六首》中写道:
一载金门客,三春玉塞情。
倦吟豪士赋,愁听酒人筝。
入谷鸎无伴,还家雁有程。
伤心芳草色,仍榜旧年生。
豈为苍生出,深慙圣主知。
故人携斗酒,歧路感将离。
紫阁松千树,青门柳一枝。
南山就别业,强饭右丞诗(新城先生有赠言)。
为报孙焦获,麻衣已拜官。
虽闻挂朝藉,终许卧巑岏。
作赋安仁拙,陈情令伯难。
可知山水曲,原有一鱼竿。
珍重棠村意,风流近亦奇。
每联名士饮,不似尚书期。
缱绻青山路,将贻白苎词。
徐陵我好友,先受下堂知(真定近称好士徐陵谓电发;方纲按尚书,尚字此作去声,杜集嘗有之)。
文雅争千载,虚延盛一朝。
名卿方倒屐,佳客坐吹箫。
石鼎谁联句,元亭讵解嘲。
所怜风雨路,相送寂寥廖。
饘粥真无计,难堪金石歌。
贫伤学道晚,痛悔著书多。
妻子羞禽向,功名贱伏波。
只愁种处士,无奈北堂何。
康熙朝相国、康熙字典总编陈廷敬,山西阳城人,在他的《午亭文稿》中留下《梁相国苍岩輓诗》表达了他对这位伟人的赞颂和思念,他写道:
两朝耆舊冠公卿,星坼三台暗玉衡。
馆阁风流倾后辈,海山位业悟前生。
感深津邸清尊涙,肠断山阳暮笛声。
回首云霄归去路,已将箕尾署铭旌。
著名布衣文人聰山孟涵光(凫孟)在《蕉林诗集》序言:“吾读大司马玉立先生诗,盖真善折衷,无所偏者。先生累叶卿相,早年射策为贵近臣,可谓得志适显矣!乃一切无所好,好读书,牙籤万轴,手自讐较,时时引我辈布衣为文字之饮,耳热剧谭、纵横千古。然扣其集,輙唯唯间出一二篇,皆高浑壮丽,如盛唐早期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