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人都有过失眠,比如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晚上睡不好了,事情解决了,睡眠就好了。这是一过性的,达不到失眠症的诊断。
在我国庞大的失眠症人群中,还有部分人失眠是由于对睡眠有认识上的误区,使原来的失眠加重,失眠认识的误区包括。
2,把正常范围内的变动当作失眠(实际人人都有暂时性的失眠);,
3,做梦不是好事;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感觉,第二天没有记忆,据统计,我们每人平均每晚做4次梦,或长或短。如果常常有梦魇,就是睡眠中会做噩梦,医生才考虑把它当做一个问题。
对于以上失眠,医生一般采用非药物干预,对患者进行卫生睡眠的宣教,告诉其什么是失眠,用哪些措施可以改善,指导帮助其对睡眠的自我管理;
如果是失眠症,医生要确定是躯体疾病引起的,还是因为喝酒,吸毒或者药物引起的,亦或者是精神方面的问题,是否有跟人格因素,情绪特征有关系。要对以下因素逐一排除,
一,是否有躯体性疾病,
二,是否有脑器质性疾病,
三,看是否有喝酒,吸毒及其他药物方面的问题。
四,在排除了和器质性相关的所有的问题之后,排除精神疾病。
心理医生对于非器质性问题导致的失眠症的治疗可以采用:
一,非药物干预,卫生睡眠的宣教,告诉其什么是失眠,用哪些措施可以改善,通过宣教,指导帮助强化其对睡眠的自我管理;
二,药物干预,可以用一些镇静安定类的药物。
如果能够通过非药物干预治疗,那尽量还是不要服药,因为总是有人担心安定类药物有副作用,虽然事实上它们很安全。
三,也可以考虑一些行为疗法。
比如说:休息并不只是躺在床上睡觉,当你做一件事做累了,换另外一个工作来做一做,这也是休息(看书写文章,累了起来做做家务拖拖地),采用这种弹性的休息制度,更有益自己的健康,减少对失眠的焦虑。
躺着睡不着的时候,就干脆坐起来。盘着腿打个坐,默念佛语;或者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走到让自己疲倦为止。不要强迫自己入睡,这样反而才会更容易入睡
好了,总结一下关于失眠的一些建议:
一:尽量保持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避免由于生物节律紊乱导致的失眠,遵循生物钟的自然调节;
二:每天适当的进行一些户外的运动锻炼;
三:在遇到失眠时,不要对失眠过于紧张,不要强迫自己入睡;
四:少喝浓茶、浓咖啡;
五:到了一定年龄,每年体检一次,确保没有导致失眠的躯体疾病;
六:如果有不明原因的长期失眠,及早咨询检查,排除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精神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