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这是怎么啦?---记一个强迫性意念的男孩。
案例简介:轩轩(化名)今年18岁,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别人心目中的乖乖男孩,他斯文、听话、从不惹祸,学习非常自觉,没让老师和家长担过心。他本应和其他同学一样在今年参加高考,可是在他初二那年,命运却跟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这要从一张学籍表说起。
轩轩告诉我,初二时,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张学籍表,嘱咐大家要好好填,可能是担心大家不够重视,老师便多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填好学籍表这件事情可是涉及到高中的录取哈,如果没有好好填,就录取不到理想的高中了哦”。一向认真的轩轩不敢怠慢,在填好后,郑重的贴上了一张自己最满意的照片。可是老师告诉轩轩要贴近期照片,轩轩在揭下原照片时带走了部分纸,虽然新照片贴上后遮住了这点瑕疵,可是在轩轩心里却有了一个解不开的结。表格交上去后,轩轩便从此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思想纠缠,他总是想起老师说过的那句话,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那-“没有填好的表格”,这不仅影响了他的情绪,更影响了他的学业。理智上也知道没有必要纠结,却不断陷入埋怨和自责、自我否定的怪圈。“学籍表”成了他的心病,一道绕不过去的槛。尽管他不断去克制这个思维对自己的影响,在初三头年还拿过年级前三的成绩,可是,那个魔咒似乎故意嘲讽他般的应验了。
中考失利,他上了一个不太理想的高中,艰难的度过了高一,他的状况每况愈下,他变得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高二这年,成绩竟然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这对于原品学兼优的轩轩来说,实在是无法面对,他在羞愧冲动下选择了退学。随后的一年,他在麦当劳、手机店、安踏等店面做销售实习生,争取自立,却抵挡不住内心阵阵的悔意,想着本应参加的高考。迷茫、挣扎却从不失努力...直到他找到我,说出自己的故事。
案例分析:轩轩的问题当然不是他自己认为的,就是因学籍表而起。(他甚至想回到学校去,找到并销毁那张肇事的学籍表),这样做不会带来根本的改变。即便学籍表的问题解决了,他仍然会找到别的让他忧虑的事情。事实证明这样的分析是对的。轩轩解决了一个焦虑之后,马上就会陷入另一个“事件”当中。很多时候都这样。其实他是陷入了强迫思维(意念)的陷阱,尽管他的表现和典型的强迫意念(患者害怕自己会丧失自控能力,而做出违背习俗或伤天害理的事情,具有明显的强迫和反强迫特征)好像不太一样,但细细分析起来,轩轩和典型的强迫意念一样,他们害怕“万一”的实现,“万一我的学籍表没有填好影响到我上高中就惨了”,“哇,看到树上掉下个虫子,万一掉到我嘴巴里面就糟透了”(轩轩无意中告诉我他的担忧之一)。轩轩和易感强迫症的人一样,性格偏于内向、被动、临事较多思虑,他们“忧虑情绪机制”较活跃,并且有追求完美,具有教条思维或直线思维的特征。
https://pic.wenwo.com/fimg/6443013825.jpg
治疗的重点:我努力帮助轩轩解读、接纳、和释放和调节内心的情绪。你担心的东西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必去苛求自己处处对抗那个时时跳出来的想法,因为这样只会对它“赋能”,首先解除自己过于强大的防御机制,接受潜意识里面的担忧和焦虑,将它释放出来。无条件的接纳真实的自我,通过内观法,体验恐惧感,任其生灭。接纳并调整各种不愉快的情绪。我教给了他处理自己的强迫意念四个步骤:识别——再认——重命名——接纳相处!并且要求他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一些积极的内容,如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改善和家人的相处,找到发展自己的伙伴关系。
目前轩轩的治疗正在积极的推进当中(治疗步骤过于繁杂,在此略过)
案例总结:当强迫意念发生时,具体的应对措施不是单一的。每一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能克制就克制一下,能转移就尽快转移,能自我疏导就疏导,但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论哪种情况,都不后悔自责。这也是我教给轩轩的,他比刚来时状况改善了很多,在经过十二次治疗后,他告诉我在我这里学到很多。目前,他仍然不时来看我,向我报告他的状况,确保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得到正确的指导。相信并祝福他未来的人生会越来越好!
吴小瑾老师的工作宗旨是帮助来访者提高个人的价值,挖掘个人的潜能,克服身心障碍,达到最大的咨询获益!
联系电话:13510712230
觉得有用的话,打个赏吧!
http://www.991kang.com1734011628_120.jpg |
|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