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榜样-----耄耄细语

(2010-03-31 22:16:43)
标签:

耄耄细语

闻笛

河南

聚首

真情永远

情感

http://s15/middle/494581dbt7370b2c87b2e&690

                                    耄耄阿姨在淮阳龙湖九曲桥看夕阳

 

http://s4/orignal/4b0f73b54428d19e9b04b

 

认识她,是缘于新浪博客。85岁的她是我至今所认识的所有新浪博友中年龄最大的。

 

08年2月我在新浪开博后,不知怎么串门访问,就经常从一个朋友的博里,拜访他的好友。耄耄细语,就是那时候开始认识的。如今两年多过去了,那时结识的好友大部分都丢失了,我也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博友。然而我和她,不仅没有彼此丢失,更没有疏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的情谊与日俱增,甚至心底隐隐都有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

 

就象我对她的称呼,也是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由“博主”到“大朋友”,再到如今亲切而顺口的“阿姨”。

 

今年的3月20日,好友心灵在周口振臂一呼,发起了“三盅全会”的邀请,85岁的耄耄阿姨欣然响应,由心宽大姐夫妇一路护送着从北京来到了千里之外偏僻的河南。重情重义的她是想趁自己还能行动自如时亲眼见见自己网络中的好友,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在她的精神鼓舞下,我也毅然推掉一切杂务,欣然去赴那场渴盼已久的“心灵之约”,而后又盛情邀请阿姨来到我的家乡舞钢散心。四天短暂的相处,让我们在零距离接触中更多地了解了对方,让我对老人的感情由亲切又掺进了更多的敬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接触的那一刻起,我已经把她永远地放在了心里,不仅有深切的牵挂和真挚的祝福,更是做为今后我人生的榜样。

 

在短暂的相处后,年轻的博友“小耗子”在文章中这样评价了耄耄阿姨,他写道----

 

“耄耋阿姨:乐观、豁达、毅力超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85岁依旧写博,恐为中国博客第一老人了。而更敬佩于她的坚强意志与乐观心态,五次大手术,曾经瘫痪六年在床,如今坚持每天练习书法,学习英语和诗文,笔耕不辍,实让我们年轻人羞愧。淮阳一日十余小时,脚步轻健,精力充沛,连心宽大姐都羞于喊累了。热情,和蔼,亲切,在一言一行中尽显高雅尊贵。”

 

一向爱说真话不善夸人的“鲁山老泉”,在见过耄耄阿姨后,回家就挥笔写下了一篇博文《把生命“计划”到120岁的人》,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老人的无限敬佩和赞赏。他在文章的最后写道:“几天下来,聚会的博友无不对老人起了敬佩之情。她实在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我们两年多的博间互访中,我早就了解了老人的一些情况。平时她唯一的儿子工作很忙,她一个人在家的时间更多。因此她写博的难度可以说是年轻人的好几倍。但她却以85岁的高龄混迹于一群时尚男女当中,以过人的毅力和智慧把自己的博客经营得风生水起,以至后来居上。她是从一个对键盘一无所知的电脑盲到学会打字,然后学会用数码相机上传照片;又学会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及至发博文等等,每一个进步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她说,每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她都是先看书,把程序一步步记录下来,然后对照操作,不知要操作多少次才能彻底掌握方法。而每当这时,就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耄耄阿姨刚开始写博时,文章多以散文、随笔为主,多是记录个人心情和生活琐事。后来她看到别的博友作诗填词,就在去年也兴奋地买来“古诗词鉴赏词典”,煞有介事地钻研起来。结果没过多久,一首首文采斐然、格律严谨、品位高雅的古体诗词,犹如一朵朵明艳夺目的鲜花,在她的博园中悄然绽放,立刻引来无数钦羡的眼光和由衷的称赞。她的博客也因为内容丰富多彩、风格明朗高雅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好友走进来,从而爱上它。

 

去年,耄耄阿姨因走亲访友周游了美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地方。在国外的日子里,她感到不会说英语很被动,于是就在今年春节从澳洲回来后,又决定开始学英语了!博友心宽大姐去到她家时,只见沙发、门、墙壁、鱼缸。。。。所有可见的地方都贴着老人亲手抄写的英语单词,现在已经记下不少了,估计不久的将来,以老人的毅力和认真劲,一定会有不菲的收获。

 

可以说,她的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学无止境的生活态度,都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而我更敬佩的,是她优秀的个人品质和处世态度,是她接人待物时的文雅亲切,是她“顺不骄,逆不馁”的平和心态。

 

耄耄阿姨出身于显赫的名门望族,从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和礼仪熏陶,现在的家庭也是令人仰视的。但在她身上,绝对没有可望不可及的“贵族气”,然而你一接近她,又能立刻深切地感受到她的高雅尊贵气息,那是一种糅合了慈爱、雅致、尊严、亲善等等美好气息的人格魅力。让人情不自禁地想亲近她,又是那么尊敬她。跟她接触,你感觉不到地位、身份等世俗的概念,只感觉到心与心的瞬间相融,感觉到亲切和关爱,感觉到如沐春天般的愉悦和随意。

 

在现实中如此,在博中她也是这样。每当有博友来访,她总是热情回访、回复,大段地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全然不以耄耋的年龄迁就自己。她是宁愿自己劳累一些,都不愿冷落了周围的朋友。她在好友遭受匿名攻击时,没有象有些博友那样惟恐引火烧身而噤若寒蝉,而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朋友最有力的支持和信任。每每想起这些,我都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在很多方面,我们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倒还不如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做的出色!正是这些点滴的细节,阿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拥有平等尊重、克己宽人、正直侠义等美好品质的耄耄老人可敬可爱的美好形象。

 

在和老人四天的相处中,我有幸和她同居一屋,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她,理解她,从而更加敬佩她。

 

在“文革”时期,阿姨的家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一家人从北京下放到了遥远偏僻的江西九江。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从小养尊处优的她,除了遭受无数精神上的歧视、折磨外,还每天从事男人都感吃力的重体力劳动。但她没有哭泣,没有哀求,更没有象许多人那样用自杀来解脱。她是这样度过的:

 

“瞬间,眼前反映出我在45岁时,偝50公斤的水泥卸火车,在凛冽的寒风下,把弯弯曲曲的罗纹钢用小锤子敲直,在浇好的水泥板上敲麻面,在露天暴日下绑钢筋,半夜,在长江停靠的运输农船一尺来宽的跳板上挑80斤重的碎石子和湿沙子,头上像鬼火一样的钨丝灯,忽闪忽灭,脚下黑洞洞的长江我的手因过度的用力十个指握不起拳头,用另一个手帮忙,握上了,又张不开!还得另一只手帮忙一个一个掰开。。。。”

 

“。。。那个年代,我没有笑,也不会笑,没有欢乐,没有希望,甚么全没有,只有咬牙挺住,豁出去了!越来越倔,看看,我不是孬种!”

 

自从见过阿姨之后,我不止一次地品读她的这两段话,回味我聆听过的她的故事。心中总有一种震撼,一种无法言表的悸动和深深折服。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把眼前这个温和慈善、满面笑容的幸福老人和那样一段漫长的厄运"链接"起来。而事实却的确如此,毋庸置疑。所以几天来总有一些困惑在脑海里盘桓:一个遭受过那么多命运不公的人,何以能有如此平和愉悦的心境呢?似乎那些所有的磨难并没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后来在她的文字中、留言中、和不经意的话语中,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老人既有着极为豁达的心胸,又有极高的生活智慧,她总是把那些悲伤的不堪回首的历史沉渣及时地过滤出来,并毫不留情地从记忆中清除出去,而留出更多空间去珍藏那些美好的、值得珍惜的真情。所以,她的心中总是充满着感恩和幸福,她的笑容也总是那么阳光灿烂。

 

每当读到她不无自豪地说:“看看,我不是孬种!”这句话,泪眼模糊中,我仿佛就看到了倔强的她在凄风苦雨里傲然前行的不屈形象;而回想到在尊敬她的晚辈们面前,她又是那么可亲可爱,随意谦和,让人时时感受到一种温暖和舒适。每每想起她,总是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一句格言,这可谓是老人用自己的行为馈赠给我的人生启迪-----

 

“当人把你当人看时,千万别把自己当人;当人不把你当人看时,千万要把自己当人。”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无论在怎样恶劣的客观环境中,都要心中持守一份坚定的信念,要活得有尊严,活得有骨气,活得傲然而洒脱。

 

分别几天来,我一直都沉浸在和耄耄阿姨相见的喜悦和感动中。她的和蔼可亲,她的幽默风趣,她的倔强率直,她的坦诚真挚,她的机敏智慧,她的善解人意。。。。还有她亲切的话语,温暖的怀抱,都是那么让我回味不已。而在命运多舛时,在病痛折磨时,在痛失爱侣时,在亲人遭受不公的舆论抨击时。。。她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豁达和过人的毅力,又是那么让人望尘莫及。遇上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美丽的缘分。因为她让我吸收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她象一本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人生教科书,引领我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她的精神境界让我们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真谛。

 

走过阳光明媚芳草萋萋的青春岁月,走过阴霾漫天坎坷崎岖的中年人生,夕阳的光辉映红了老人恬美的笑脸,脚下的路正伸向远方。。。。。

 

永远的耄耄细语,永远的人生榜样。

 

http://s7/middle/50a6d04fx82c572d819c6&690

                                     耄耄阿姨在我的家乡舞钢

http://s10/middle/50a6d04fx82b06ea957d9&690

http://s11/middle/491ec371t8274e73037ba&690

  水深深,烟蒙蒙,一朝聚首一生情。山长水远永相念,真情拥抱暖人生。

 

     http://s4/orignal/4b0f73b54428d19e9b04b

                相关博文链接:

 

林铁英        <<认识您是我的荣幸--耄耋细语素描>>    

鲁山老泉       把生命“计划”到120岁的人

小耗子            <<淮阳点滴>>

耄耄细语       <<寻找回来45岁的欢乐——淮阳之行(二)>>

执象而求      <<返老还童不是梦>>

雪夜闻笛          <<84岁的新浪博友----耄耄细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