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序言
(2012-10-28 06:54:56)
标签:
学生文集序杂谈 |
分类: 美文赏读 |
手捧来自同学们的倾心之作,我心中无比欣喜。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一份情感的诚挚与纯净!我认为根植于人的情感的审美恐怕是不会过时的。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其实,真情实感就是一种深度。撇开写作的角度不说,我们把真情实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打量,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个人的喜怒哀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实在是最直接地反映了人的感受,最直接地表达了人性,最直接地彰显了人的生命色彩。有这样一群人——魏晋人士。他们在性情方面,是最逼近“真情实感”的,他们常常给我们带来惊世骇俗的表现,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人,原本应该如此。有些人即便没有佳作传世,光是故事也足以流传千古。王子猷雪夜访戴,兴高而去,兴尽而返,即便是到了门下,也可以不见,他凭的是自己的一份兴致,跟见不见人完全没有关系,这是多么潇洒!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济去世了,许多朋友都去参加追悼会,最后来的是一位名士,叫孙楚。孙楚先是大哭了一场,然后说,王济啊王济,你老兄生前喜欢听我学驴叫,今天我就学一回驴叫为你送行吧。说罢便在追悼会上大声学起了驴叫。参加追悼会的一些朋友都笑了,孙楚说:王济啊王济,老天爷这是怎么回事啊,居然让这帮人活着,而让你死了?率真的性情多么叫人羡慕!
这群人逝去已近二千年了,我们今天读来,仍然动容,这就是真情实感的魅力。作为人,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感受,常常能构成无限的人格魅力。魏晋人也好,平凡人也好,只要是表达了真性情,就能在我们心头激起阵阵涟漪。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真人能打动人,那么作文呢?写真性情也能打动人!
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如今学生作文习惯胡编乱造,虚情假意,照搬照抄,严重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以为这本文集入选文章都是同学们发诸真情、缘于实感的佳作,是对课程标准最好的注解与演绎。
当然这本书也并非辞章华彩、诗意盎然。诗意可以来自抒情,但我认为更高的抒情境界不如冷眼静观,诗意便隐藏在这有距离的观注之中。而这观注的目光如果尽可能保持中性,那么在勾起痛苦、厌恶与恶心的同时,也唤醒悲悯、对生命的爱惜与眷恋之情。文集当中不乏有这样一些冷眼旁观之作,会引起我们深沉的思索。
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的焦灼、我们的快慰、我们的激愤、我们的沉思、我们的欢喜与忧伤都如同影片的指针清晰地标识了生命的轨迹。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如果说生命是单薄的,那么灵魂会让生命变得厚重。如果说生命是苍凉的,文字则给生命以温暖,为我们的生活斟满另一种滋味,让生命达到另一种境地。由此,我们的生命也将盈满深深的幸福。
凉风习习,不知不觉,落叶飘零。叶绿叶黄之间,美好年华将会渐渐远去,仅留下那个似曾相识的背影。谁也留不住匆匆逝去的年华,正如留不住一片绿叶。其实每一个当时,又何尝不是稍纵即逝:稍纵,即逝。只有当我们来看时,它才与你同归于寂;只有当我们来写时,它的颜色便与我们一起明亮起来,便知那世界不在我们的心外。笔,是心的注解,眼的旁白。每一个被“看到、想到、写到”的瞬间,都可被我们的笔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下,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是对时间的无言,是对生命的目送。
这部文集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从文集编委会的产生,到文章的挑选以及文集付梓无一不是同学们热情参与、积极实践的结果,这一切都弥足珍贵。
最后这本文集也得到了班主任和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奉上最深的谢意。谢谢你们对青春生命最真挚的关爱!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