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设计)
(2012-10-25 19:56:21)
标签:
粤教版导学案设计杂谈 |
分类: 备课研修 |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学案)
学习目的:
一、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二、理解感悟袁隆平的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三、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学习重点:
一、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二、理解感悟袁隆平的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学习难点:
一、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自主学习过程:
【走近文本】
(一)课文写了袁隆平哪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体现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哪些方面的品质?并请结合文本四个小标题所引领的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内容。
第一问:
1、
3、
第二问:袁隆平的品质
1、
3、
第三问:
袁隆平是一位
袁隆平是一位
袁隆平是一位
袁隆平是一位
(二)人物通讯需要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才能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本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一些典型事例,请概括其中的1—3件典型事例。(不必求全)
知识储备:概括典型事例一般方法(要素归纳法: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事)(不必面面俱到,抓住核心要素即可)
示例:典型事例1:袁隆平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时意外(在早稻试验田)找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准备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下定决心要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战胜饥饿。
典型事例2:
典型事例3:
典型事例4:
(三)贯穿这篇通讯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四)课文有多处细节描写,请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细节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课文页码、自然段:
喜欢的理由:
【鉴赏文本】
(五)人物通讯要注意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新闻性要突显重点,文学性要有丰富的细节。本篇人物通讯,精彩之处有哪几点?
【方法归纳】
(六)请结合以上学习过程,试归纳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迁移拓展】
(七)多向运用训练,然后分小组交流,各组代表发言。
利用课文的相关材料,可以论证一些论题,如:实践出真知,不迷信权威,创新精神,坚韧,合作,胆识,博爱与勇敢,捍卫真理,人类情怀,理想,追求不止,奉献,价值观……
请认真参读以下论证示例段,结合课文可适用论题,任选一角度,仿照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议论语段。
示例1、愈挫愈勇,追求不止
曾让中国刮起过一场浩大的“绿色旋风”的袁隆平,几十年默默地在农业科研领域中做出了伟大贡献,无疑是在向我们诠释着一份坚韧不拔,追求不止的感动。(起,引起话题)袁隆平能从一名农校普通老师跻身于科研界,其中最重要是缘于他那份追求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谋幸福的理想,缘于他那份追求不已的坚韧。他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乃至失望和无数次的希望重生的艰巨历程,他始终不言放弃.他愈挫愈坚,是他那份坚韧让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充满希望,也让他最终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这位科学家,他对科研工作的不止追求,带来的是稻产量的飞跃提升,是全人类的共同福益。(议,强调观点)正是因为这种愈挫愈勇、追求不止的精神使他成为真正的“心灵富豪”。(结,重申观点)
仿写训练:角度
论证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