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二课时说课稿
(2013-09-08 20:17:54)
标签:
365 |
《猫》是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组第15课,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对猫的怜爱之情。
2认识猫的特点,了解作者是如何生动地具体地叙述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的。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 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三、说教学重点:
认识猫的特点。了解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叙述大猫的古怪和小猫 的淘气可爱的
四、说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展开叙述的方法。
五、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考试的教育思想,《猫》 是一篇讲读课文,在具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老师应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读自悟,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2、质疑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课文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解决疑问,让学生动脑,动口,获得新知。
3、集体讨论法:针对文章含义 深刻的语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此外,我 准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说学法:
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指导,说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学习方法,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1、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民。师导: 同学们,有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带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已如有的同学说的“生活因小动物面精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老舍的养猫情怀。
环节2:整体把握, 体会思想感情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前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用“——”画出来。
2、猫的性格怎么古怪?作者是怎么写的?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常态化教学要求,在精读中注重整体把握,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和文章的精髓的把握,重视对语言的积累和方法的借鉴,在这里,主要是围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
3、学生自由汇报,师指导朗读,体会大猫的性格的古怪
多媒体继续出示课件:
4、作者刻画了一只性格古怪的猫,那么满月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环节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作者刻画了一只性格古怪,可爱淘气的猫,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2、你是从文中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请曲线笑画出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在这里教师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常态化教学模式中指出,在学生交流、展示、师生对话、文本对话过程中,辅以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即有感情的朗读,诵读,以上环节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升华,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环节四:总结全篇,练习模仿
1、鼓励学生模仿写作:师:通常我们写动物只会写出动物的外形,动作和生活习性,这篇课文作者却将猫描绘得有血、有肉、有性性。请大家模仿着本课的写作方法描绘下你喜爱的动物。表达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相互作评,可以用比较的方式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
环节五:拓展延伸:
根据本课学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悟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品味积累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它能及时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附板书
大猫:性格古怪{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既胆小又勇猛1
小猫:淘气可爱:生气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