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企业IPO的背后

(2009-02-03 20:17:52)
标签:

ipo

互联网企业

盈利模式

会计年度

    每个成功IPO的企业都如明星一般耀眼登场。然而,我们不能让目光被辉煌占据,因为这是血腥的资本市场。我们必须将目光投向辉煌背后的阴影乃是辉煌所掩盖的罪恶。

    对成功IPO的企业而言,IPO类似于一场高考。在应试教育泛滥的国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个选手从幼儿园时代起就谙熟教育的弊端。分数在技巧面前往往苍白无力!多少次,用“冲刺”与透支所创造的耀眼的数字掩护IPO的管理团队与VC(PE)胜利大逃亡,将无奈留给可怜的投资人、企业的客户和社会。

    互联网行业具有“公开”的特性,这使得互联网上市企业分析较之传统行业来得容易。我们可以透过线上的非财务的技术指标分析到更深刻的内幕。我们甚至可以预测到IPO的股票到底值多少钱。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分析IPO互联网企业的价值:

    1、公开财务信息。

    根据国内的上市规则,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的要求如下:    

指标

中小企业板

创业板

公司年限

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3年以上

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3年以上

总股本

不少于3000万元

不少于3000万元

利润要求

1、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达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

2、最后一个会计年度无形资产20%;

3、最后一个会计年度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4、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

1、  连续2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不低于1000万元或最后一个会计年度净利为正,最后一个会计年度营收不低于3000万元,同比增长不低于30%

2、  最后一个会计年度无形资产不超过30%。

 

 

    从主要数据要求来看,连续经营三年,发行股票规模不低于3000万元是硬指标。而利润指标留有余地较大,IPO公司普遍采用最后一年冲利润的方式冲关。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公司定下上市计划的第一、二年业绩平平,但是第三年业绩暴增。具体操作可能是第一、二年摊成本,第二年截留利润,第三年压低成本的同时将下一年利润预支。

    策略无可非议,但是,需要注意:第三年压低成本和预支利润对于IPO之后的发展影响有多大?会否造成灾难性影响?

    2、行业分析。

    互联网企业的行业非常有趣,其实,互联网企业是特定行业的方案解决商!互联网企业解决的是对应行业的广告、销售、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互联网企业与服务的行业息息相关。

    不要被互联网这件外衣唬住,分析互联网企业就要分析其服务的一个或者多个行业的价值、先进性、盈利能力、未来发展、生命周期。

    行业的如下特征非常重要:

    ·行业具有很大的规模。

    ·行业具有长远的发展。

    ·行业不会过时。

    ·行业处于食物链高端,具有较强的盈利特性。

    ·行业以互联网为主要业务渠道。

    ·行业发展稳定,业务规模不会暴涨暴跌。

    除了行业,还必须分析相关的产业链,分析互联网企业所处产业链的如下关系:

    ·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

    ·企业切入产业链的方式。

    ·可以从网站食物链上下游的用户和客户那里问一下网站的口碑与满意度,这很重要。

    3、盈利模式分析。

    马云等互联网大师在《赢在中国》节目中的名言需要记得:“模式太多就是没有模式”、“关系是最靠不住的”。盈利模式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评价:

    ·盈利模式是否清晰简单?我们应该分析IPO公司主要盈利业务,检查该业务的盈利模式是否简单清晰,是否为业界公认的成熟模式。

    ·创新是必须的,但是创新绝非求奇求怪。看不懂的模式再赚钱也不值得投入。

    ·盈利模式的生命力如何?是否容易被简单模仿?我们应当记得1990年的家电市场多么辉煌,可是很快这个市场就被各种KD式的组装与价格竞争毁掉,前后不足十年。

    ·线上的盈利模式比线下的盈利模式对于互联网企业更为重要。我们看到很多网络概念股,网络只是幌子,主营业务其实都在线下。我们应当认识到线上业务对于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价值。与其购买挂羊头卖狗肉的假网络股,不如直接投资传统行业来得可靠与现实。

    ·主要盈利模式对于该企业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多行业复制、异地复制意味着股票具有远大的发展空间。否则,这个企业的瓶颈就在眼前了。买无法扩展业务规模的企业的股票,不如购买国债。

    4、业务规模分析。

    业务规模是行业、盈利模式的推演,由这两个因素所决定。

    我们看到如下规律:

    ·部分垂直型网站、社区型网站往往具有区域化、碎片化特征,不容易形成很大规模。但是这类网站往往具有很高的利润率和更多可行的盈利模式。

    ·媒体网站、搜索引擎网站、电子商务网站、游戏网站更容易形成规模。

    ·餐饮类、旅游类网站能够形成规模,但是利润率较低投入较大。

    ·规模受限于盈利模式复制过程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地域对于盈利模式的接受程度和对行业的接受度。

    ·业务规模与行业、盈利模式对投入的要求相关。例如,B2C比C2C对于资金投入的要求高很多,电子商务网站的技术门槛较高,视频网站对于硬件的投入要求很高等。

    ·业务规模取决于行业发展趋势。例如,我们可以预见3G会迅速发展到惊人的规模,移动互联网站很可能发展到巨大规模。

    5、管理水平。

    今日资本总裁徐新说过这样的生意经:投资互联网行业的好处在于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所以企业管理差一点也还能具有较大回报。

    其实,管理水平会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盈利能力。而互联网企业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我们分析互联网企业,从以下方面入手:

    ·公司文化。虚的东西不谈,看企业的人员精神面貌、进取心、执行力、专业度。

    ·人员构架。看关键岗位是否具有战斗力强的人员、构架是否合理。

    ·成本控制。铺张的企业,更会浪费投资人的钱的。成本是企业运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控制成本绝对不是小气,小气成不了大器。

    ·CEO的口碑。好的企业,都有一个明星管理者的。

 

    凡此种种,似乎给人一种讽刺:定量是人的追求,可是定量之后,我们走了回头路来进行定性分析。无奈,俗语说买的没有卖的京。这是资本市场,资本,非常残酷,甚至血腥。

 

文/梦里秦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