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除了成败,还有一个状态叫做鸡肋
			
					(2008-05-14 23:25:26)		 
		
						
		
			   
少不更事的时候,人就像一个杀手,觉得眼前除了成功就是失败。功成封侯,垂败则杀身。有西楚霸王之胆识,绝无卧薪尝胆的忍耐。
   
经历得多了,就会觉得一时成败其实没有什么,所谓非智力因素在大事上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譬如刘邦,颠沛流离,似乎没有打过什么胜仗,结果为何一战成名,一朝之间赢得整个天下。为何?看看他手下的韩信都是连胯下之辱都能忍受,你就会觉得这样的人多么可怕!
   
三国里面说,曹操为了怒气而发兵,花费不菲,死伤甚重之后,发现胜败已经是无所谓的事情。于是感触鸡肋,于是泄愤杀了杨修。
   
鸡肋般的成败,其实在人生涯之中比比皆是,升职了,看似脱颖而出,夜静更深,独思反省————这工作适合自己吗、这个路是自己的理想吗?不一定!
   
有人说哈佛耶鲁是人生成功的标志,ORACLE的创始人、董事长拉里-艾里森,2000年在耶鲁大学MBA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拉里大骂台下的学生,你们这群废物,你们一样都是失败者,失败的经历,失败的优等生。
有本书,CEO智慧,里面说,位高的经理人不要小看街头小贩,因为你自己的事业是有限,而小贩的生涯竟然是无限。
   
有人遇到的感情故事更是如此,射雕里面的穆念慈,与杨康孽爱纠缠,如入魔道,杨康死时,一切了结,不知穆姑娘是否觉得浑身轻松?爱也是,恨也是,爱恨亦如鸡肋。
   
成成败败,谁能说出究竟?
   
然而,不论成败与否,杨修这样的人确确实实是最失败的,貌似聪明,实在是小聪明。此聪明亦如鸡肋。曹丞相英明,早早杀了杨修厚葬。没有让杨修成就赵括那样的悲剧。每见如此的“聪明人”,在其唾沫狂喷之后,愤愤然恶念,有机会必杀了你!
   
换做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大智若愚。愚愚憨憨,其实心知肚明。东坡先生写了句诗留给后代:“唯念我儿愚且鲁,无忧无虑到公卿”。此愚此鲁,是真的愚鲁?聪明者的聪明相比,只能是鸡肋了吧。							
		
						
		
        	
            
	        	
	            	
	                 喜欢
喜欢
	             
                                
                    0
                     赠金笔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