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电信中国电信发展战略前言代序3g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
分类: 电信评论 |
中国电信发展战略研究系列:前言(代序)
程德杰 博士
高级咨询师
四川通信设计院
2008年10月1日联通CDMA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应该记住这个日子!
这是自1999年中国电信移动通信部门分拆组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丧失移动业务沦为固网运营商后,中国电信再次成为业务涵盖固网和移动网的“全业务运营商”。
相比起1999年中国电信移动通信部门自立门户、电信上上下下的不以为然,此次中国电信重新获得移动业务经营权,显然让中国电信上下欣喜若狂!
历史在不经意间仿佛演义了一个轮回:当年的全业务运营商,在剥离移动业务成为固网运营商的9年之后,重又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当年是移动业务的整体剥离,而现在又是移动业务的整体接收!
历史仿佛跟中国电信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剥离移动业务后的数年内,国内移动通信迅猛发展;当年的小弟-中国移动迅猛成长,成为今天国内通信市场上的巨无霸和“带头大哥”。2007年中国移动一家的利润,比排在其后面的电信、联通和网通的利润总和还要多;进入2008年中国移动以日赚2亿的速度在国内移动通信市场掘金,而除中移动之外的其他电信运营商却只能望而兴叹!
自1999年中电信移动通信部门分拆、中国移动组建以来,昔日的电信巨头-中国电信似乎是以一种近乎酸楚的心态来看待中国移动的高速增长:一边是移动通信业务方兴未艾,市场上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近乎狂热;而另一方面固网业务发展日趋饱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仍未形成。在经历了2002年电信南北分拆、中国电信失去了广阔的北方固网电信市场,彻底沦落为区域固网运营商后,中国电信上上下下感到了生存的危机!
痛定思痛,中国电信将目光放在了高速增长的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上,翼图重新获得移动通信经营牌照。然而政策的壁垒并不是那么容易打破:每每即将到手的移动牌照却最终成为水中月、镜中花。迫不得已,中国电信只得打了一个政策的擦边球-发展无线市话(PHS),并给它起了一个很中国的名字-小灵通。无线市话是一种准移动通信,它依托固定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有限的移动通信服务。中国电信以无线市话名义发展准移动通信的小灵通,回避了移动牌照问题。
一段时间内,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小灵通业务蓬勃发展:在移动和联通之外,提供了一种资费几乎等同于固定电话的移动通信服务,从而将移动通信彻底拉下高高在上的神坛,使之成为市井小民消费得起的通信手段。可以说,小灵通在移动通信的资费降低和市场培养方面功不可没!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不断深化发展和移动通信资费的不断降低,加之PHS技术体制上的固有不足,PHS的发展呈现出疲态;更由于国际上3G商业应用的不断实践,对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冲击,PHS再难担当起中国电信利润增长点的重任。中电信迫切需要获得真正的移动通信牌照,并成为涵盖固网和移动网业务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以承担起国内电信市场“有益的竞争者”角色!
历史定格在2008年,在时隔9年后又一轮电信重组过程中,中电信获得了中联通的CDMA网络,从而和经营GSM网络并合并了网通的中联通,以及合并了铁通经营GSM网络的中移动一起,成为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三巨头”。所不同的是:中电信再次成为全业务运营商时,其移动网络的制式由GSM变成了CDMA。
然而作为一个专业电信业观察和分析工作者,笔者对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发展前途持谨慎乐观态度!
笔者认为:中国电信目前正处于一个决定其未来发展命运的历史关头;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分析判断至关重要!这也是笔者即将推出的《中国电信发展战略研究》系列专题的原始初衷:笔者期望能以科学的分析和严谨的态度,来制定中国电信在未来数年内的发展战略,从而使中国电信这家老牌电信企业健康发展,最终具备挑战中国移动的实力,真正扮演起“有益的竞争者”角色。
《中国电信发展战略研究》系列专题是笔者近来一直想写的东西,但由于各种各样的琐事迟迟未能动笔,其中的许多想法散见于我以往的博客文章和其他咨询文章中。得益于这次国庆长假,没有像往年一样出游和迎来送往,而是躲在家里看了几天书,发了几天呆,这次终于下定决心将这些想法系统化并付诸文字。
聊以自慰的是:通过博客来写这些东西,没有人会当真;各位老师也尽可以将这些文章当作一个无知小子的无聊之语;于是也就有了《中国电信发展战略研究》的系列写作计划。
初步设想,《中国电信发展战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中国电信总体发展战略;
2.中国电信移动网络发展战略;
3.中国电信固定网络发展战略;
4.中国电信FMC发展战略;
5.中国电信LTE远期发展设想;
6.中国电信如何挑战中国移动;
7.中国电信海外发展战略;
以上的相关主题文章力争在年内完成,争取做到每周一篇;在博客文章推出后,将根据各方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