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电信重组固网全业务移动互联网 |
分类: 电信评论 |
博主按语:
电信重组正式宣布,各行各业都在电信重组对其行业发展的影响。现在看来,证券业者似乎对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发展比较看好,而对重组后的中国移动面临的挑战表示担忧(中国移动这两天的股价波动充分说明了投资者的担心)。
博主本人认为,虽然重组后的中国电信成为全业务运营商,但其发展仍然受制于多种因素。
首先,中国电信要很好地解决收购的C网与其现有网络的融合问题;
其次,要解决其庞大的PHS用户(约6千万)平滑转网问题;
最后,C网的3G演进和新业务的整合问题,而中国电信的新业务开发能力一直是短板;
另外,中国电信的C网收购资金和后续资本性投入也会是一个大问题。
限于篇幅,博主将另外行文阐述上述观点。
总之,博主对中国电信短期内的发展表现并不看好,但对其长期表现充满期待。
在这里转载这篇证券时报的《电信重组对四大运营商的影响短期内固网或最受益》,仅仅代表证券业对电信重组的认识,现全文贴出,供读者参考;电信业者的相关分析,大家可参考《电信重组水落石出,电信三国精采丰呈》,该文基本上代表了电信业者时下的观点。
正文
电信重组对四大运营商的影响短期内固网或最受益
电信重组的最优方案是先发放全业务牌照,实施业务整合,再进行重组。这也是管理层认可的进程方案。目前各方认可的重组方案版本是:电信收购联通C网,联通合并网通,中国移动合并铁通、中国卫通并入中国航天。
将业务重组放在公司资产重组之前,将使固网运营商可以通过光纤、WIFI、WIMAX方式低成本、高速度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且,固网运营商拥有移动牌照,将优先具有三网融合条件,大量新业务、新服务、新产品以及FMC(固网与移动的融合)将由此获得发展基础,从而会在2-3年内缩小固网与移动的收入差距。
中国电信的发展与转型,依赖于全业务牌照的发放、C网的并购以及新业务的规划及落实,在这一点上,国家决策层和中国电信集团均已形成共识,有关战略规划和技术布局已经启动。预计中国电信的收入将在2008年进入新的增长期,2009年进入快速增长期。
目前,3G尚无明确的时间表,重组与3G捆绑的可能性不大。将3G与重组分开考虑已在管理层形成共识。
重组改变格局
关于2008年各电信运营商的业绩和股市表现,最牵动业界的问题来自于国家对电信重组的实施方案,各公司的股价和中长期变动,均与重组的内容和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重组方案早在2006年就已存在多种版本,而至今为止政府没有对任何一个版本表过态,这足以看出政府在重组的决策上不但谨慎,而且确实存在一系列需要理顺的问题。
被认为最权威和可行的重组方案,信息来自于国资委的有关研究部门,并且成为近两年关于重组的主流版本,即:拆分中国联通,将联通现有的C网、G网分离,其中,C网划拨给中国电信,再以G网资源完成联通与网通的整合;中国移动不变;铁通并入中国移动,或者铁通确定为专网公司;卫通在卫星行业内事实重组(现在已完成重组,中国卫星与鑫诺卫星合资组建了中国直播星公司,并于2007年12月24日正式挂牌)已完成,原卫通将并入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整个重组的目的是要重建电信业市场结构,实现各运营商全业务经营。但是,各种流传的重组消息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国家对电信运营商实施全业务发展战略,目的是为了整合存量资源,强化增量市场的发展。因此,固网与移动网之间的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服务融合就成为电信重组的实质内容,而公司资本形态的分离与重组,以及人事的安排,仅仅是重组的结果。
电信重组前后,中国移动的总量价值不会下降,但绝对竞争优势肯定会被弱化,至2008年底,即便没有事实电信重组,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也会呈下降趋势。市场份额的变化虽然尚不会影响到中国移动的整体盈利能力,但其边际收益下降的速度会明显加快,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时代进入衰退期。而其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在海外投资的实力以及综合竞争力,仍会是各运营商中最具实力的。
电信重组中最大的赢家肯定属于中国电信。全业务牌照、C网收购使中国电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大量的新业务选择,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缺少盈利模式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基于移动固话融合的宽带网络,足以使中国移动改变运营商发展互联网不赚钱的局面,而多种新业务、新技术、新服务的引入均成为中国电信走强资本市场的基础,中国电信有充分的条件成为2008年中国电信市场增量业务发展最快的公司。
联通与网通的合并不论是否实施,均使联通存在着诸多潜在的风险,诸多不确定因素使联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缺乏持续性。
重组的实施,肯定可以改变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问题,对于建立有序竞争和有效监管,实际推动作用很大,也基本保证了中国电信产业能够在未来3-5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