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企大透视3:深圳市国企改革注重实效和市场化国际化
(2025-04-11 08:59:07)
标签:
财经股票时评it房产 |
广东国企大透视3:深圳市国企改革注重实效和市场化国际化
彭澎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
新三年行动计划还有最后半年,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正在酝酿中。
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国有企业改革到位没有呢?
虽然早在2011-2014年间,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对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国企改革调研,但是,这么多年仍一直关注国企改革话题。
三、深圳国企改革注重实效和市场化国际化
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突破5.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深圳国企改革与发展的特色十分显著。
1.头部企业贡献巨大。深投控(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资产超1.2万亿元,2023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396位,成为深圳首家上榜市属国企,旗下控股上市公司15家。深创投管理基金规模超4700亿元,投资企业上市数量居国内创投机构第一,累计投资企业上市238家(国内创投机构第一)。深圳地铁资产规模超6400亿元,地铁运营里程559公里,依托“轨道+物业”模式实现市场化盈利,市场化利润占比超40%。
2.深化改革驱动增长。对标新加坡淡马锡模式,推行“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通过混改、战略性重组(如盐田港与深国际整合)提升资本效率。深投控“科技金融+科技园区+产业集群”模式,打造“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千亿级园区。
调整产业布局与改革相结合取得明显成效。“20+8”产业集群:国资在智能网联汽车、氢能等赛道投资1200亿元,占全市产业投资30%;建设“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7个千亿级园区,集聚科技企业超5000家。混改与重组:完成15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800亿元;盐田港集团与深国际整合,物流板块资产规模提升至2000亿元。
3.重视科创投资。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深圳国资国企改革基金,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超35%,孵化出比亚迪半导体、华大智造等独角兽企业。
创新资本效率与回报可观。净资产收益率(ROE)达6.8%(全国地方国资平均4.5%),资本运营效率领先。上缴税费,全年贡献财政850亿元,占深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战略性投资:新兴产业投资占比35%(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设立2000亿元国资改革基金,孵化独角兽企业12家(如比亚迪半导体、云天励飞)。
4.国际化布局呈现新动能。市属国企境外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如深能源收购欧洲新能源项目,盐田港投资东南亚港口,助力“双循环”战略。
深圳国企的国际化进程开创了新局面。境外资产:超5000亿元,覆盖全球30余国(重点布局东南亚港口、欧洲新能源);跨境资本:通过深创投、鲲鹏资本等平台,主导境外并购23宗(2023年新增)。
预设的2024年目标,总资产突破6万亿元,推动国资进一步向“20+8”产业集群(如智能网联汽车、氢能)集中。
表4:深圳市属国有资本核心数据(2023年)
指标 |
规模(单位:万亿元) |
同比增长 |
重点领域代表企业 |
资产总额 |
5.3 |
4.5% |
深投控、深圳地铁 |
营业收入 |
1.1 |
8.9% |
深创投、 |
净利润 |
0.15 |
7.2% |
深圳能源 |
资产负债率 |
63% |
|
低于全国国企均值(65.5%),风险可控 |
国资对GDP贡献率 |
12% |
|
高于全国均值(7%) |
数据来源:《深圳市国资委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深圳市属国企改革发展白皮书》、Wind数据库。
相比较,深圳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高。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9个成员,有3个独立董事;6人党委会,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监事会有6个监事,其中有3个职工监事。另外还设立3人纪委。
深圳国企也普遍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其中,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是职业化独立董事。这种情况在广东省属和广州市属国企中比较少见,是否具有推广价值难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