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明白四大名著哪个更具世界性意义
(2025-03-18 15:34:58)
标签:
历史时评文化佛学教育 |
今天才明白四大名著哪个更具世界性意义
彭澎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
3月16日,美国娱乐公司Stars Collective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宣布,将制作《西游记》动画三部曲:《八戒》《美猴王》和《哪吒》。
同时,据称,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自2024年8月发行以来,在全球创下销量2800万份、收入12.5亿美元的纪录;今年春节档的《哪吒2》全球票房超20亿美元。
为什么《西游记》在全球哪么火?
其实,日本、韩国都曾拍过《西游记》的影视剧和动画。日本还和上海合拍了动画《西游记之五件宝贝》。经典日本漫画《龙珠》的灵感也是源自《西游记》。澳大利亚也和新西兰联合制作过《新猴王传奇》剧集。美剧《荒原》也是参考《西游记》。美剧《西游ABC》将《西游记》和东方神话体系映射到美国校园少年的成长。
估计四大名著中没有比《西游记》更多被移植到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例子了。
这就要反思四大名著的理念和表现形式被西方及其他地区的接受程度了。
一种说法是,红楼的主题是情,三国的主题是争,水浒的主题是义,西游的主题是悟。
虽然《红楼梦》最为毛泽东所推崇,要大家看三遍以上才能理解。但是,老毛要许世友等将领看的绝对不是“情”这个主题,更多是要从家庭的琐碎中明白人生的大智慧。或者说,要大家理解繁盛的家族和帝国,也可能有灭亡的哪一天。这种内涵,西方作品中也多了去,讲“帝国的兴亡”,可能不比中国人差。
我从小读四大名著,最早是7岁读竖排版繁体的《三国演义》。常常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搞得五体投地,但也多少被其中的忠诚和兄弟结义感动。对国际政治来说,三国相争,平衡制约,却也有很多参考价值,对大多数西方人就没有那么亲和了。
《水浒传》展现的兄弟结义比三国要复杂得多,不参杂了造反、招安等让西方人难以理解的主线。细节上的很多恶心事,也与普世价值相去甚远,很难为世人所认同。
《西游记》则反映了人生追求中所要突破和跨越的四道关卡,是平庸还是超然,得靠自己去争取并坚持。其中,更多的异域风情,呈现出国际化特色。四个主角特色鲜明,各自倡导了一种人生态度。相对来说,更容易为其他国家人们所理解。
相比较,《西游记》更具世界性,其他三部更加中国化。
小时候觉得猪八戒最讨厌,后来去参观两次猪八戒网,才明白他最实在。都是西天取经,他吃喝玩乐啥都享受了,最后还不都成功了。孙悟空奋斗一辈子,还受唐僧的气。沙和尚老老实实,活得真辛苦,没一点情趣。唐僧就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傻逼。
当然,哪吒、如来、四大龙王、太上老君还有众多妖怪等等人物,在《西游记》中也有呈现,可以演绎的角色十分之多。这是其容易被世界各国看重的因素。
(2025年3月18日)
请DS填词一首:
《菩萨蛮·题西游记》
路遥踏遍灵山渺,千魔百怪皆伏倒。
金箍扫云涛,火睛焚九霄。
四大奇书辉未了,浮生若梦谁参透?
心上有灵苗,人间大道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