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广州第二CBD?
(2024-09-23 08:45:06)
标签:
房产财经文化 |
谁是广州第二CBD?
彭澎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
今天下午,广州市房协要我在富云山解读白云新城的最新定位。这激发了我要弄清楚这两年来一直萦绕心中的对广州第二CBD的疑惑。
十多年前,万博商圈刚刚呈现雏形。2011年,万博CBD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番禺万达广场开业是其崛起标志之一。
那几年,我们一帮专家在广州市房协和《番禺日报》等机构的引导下,举办过几次论坛来讨论“广州南部CBD的建设”,并认可“广州第二CBD非万博莫属”。
2019年番禺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番禺GDP总量居全市各区第四位,万博的总产值突破1000亿,占到了全区GDP一半。2020年,万博CBD全面竣工,正式面世,宣称“广州南北CBD对望格局从此确立”!
长隆万博商务区在2022年又完成了扩区,聚集了约22000家企业,被认为是广州“最有发展潜力”的新CBD。
相比起广州市其他区域级CBD,万博商务区位处广州南站和广州大学城之间,北临南大干线,西接番禺大道,经由地铁7号线、22号线、18号线可串起广州南站、珠江新城、琶洲、长隆等关键枢纽点,有时又称为“万博-长隆-广州南站商务区”。
有意思的是,“万博商务区”是政府的正式定位,“万博商圈”、“万博CBD”也是通常的称呼,但没有“万博新城”一说。
2000年左右,我参与了《白云新城概念规划》的论证。2004年,我又跟《广州日报》策划了一版讨论“临空经济”的文章(2004年8月13日理论版),其中,我写的一篇叫“临空产业:后工业化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我所在单位在旧机场搬迁前进驻附近的齐富路,近距离观察了新旧机场的转换以及白云新城的崛起。
1998年,规划部门对白云新城发展定位为“旧城中心区的延伸部分”,北至黄石路。是连接“北翼大组团”与“中心大组团”的枢纽,规划人口25万,规划总用地面积约9.22平方公里。
2004年,随着机场的搬迁,白云新城的发展定位调整为“广州市城市副中心,白云区区级中心,现代化生态型商贸文化中心”。规划面积11.4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用地6.93平方公里,机场搬迁区域2.60平方公里,北至华南快速。人口规模由1998年规划的25万减至15万人口。大量增加公共设施以及绿地比重,相对减少了居住用地比例。
更重要的是,白云新城放松“限高”,百米高楼得以耸立。这之前,由于机场和白云山景观控制,限制了空域的扩张。
2010年,白云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式批复,规划定位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的商业与文化服务中心”。
2015年,白云新城总部聚集区的定位正式提出,2017年,白云区将白云新城总部经济集聚区纳入全区“八大产业园区”之中。整个园区规划总面积37平方公里,定位为“高端总部集聚区”。
2024年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将“一园两城三都四区”打造成为白云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并提出,白云新城要聚焦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枢纽门户、总部经济集聚区、云山西麓宜居新城,全力将白云新城打造成为最高端商务区之一,充分展现白云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的新气派。
至此,白云新城提升为现代化中心城区的一部分。
相比起来,不仅“白云新城”比“万博商圈”或“万博商务区”显得高了一个层次,更重要的是,白云新城有了一批公共设施,如广州体育馆、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馆、广州市地方志馆、广东画院、儿童公园等,而万博商圈没有大型公共设施,更专注于写字楼和购物中心。
从珠江新城来看,不仅拥有各种高端写字楼,也有大剧院、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白云新城似乎更加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当然,严格意义上的CBD并不一定要有公共设施,主要是金融、商务区。因此,万博商圈如果在公共设施上比不过白云新城,还可以在总部经济集聚方面比试一下。
从全广州来看,本来还有一个“广州第二CBD”的设想。
2016年12月,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以国际金融城—黄埔临港经济区为核心的第二中央商务区”。这是广州市一级层面首次明确提出的第二中央商务区。
2017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明确,今后5年广州要“发挥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黄金三角区’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以国际金融城—黄埔临港经济区为核心的第二中央商务区,推动白鹅潭中心商务区等重要节点建设,提升珠江经济带”。
其实,早在2008年,老黄埔区就找我主持编写了《黄埔临港CBD专题调研报告----黄埔临港CBD建设规划》。当时,以为广石化将因中科化项目在南沙落成而拆迁,从而将渔珠码头到护林路一带全面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区。
但是,中科化项目因周边城市反对转移到湛江,广石化得以继续生存,“临港CBD”调整为以渔珠码头为主,融入新规划的国际金融城和珠江新城连绵带。
后来又因琶洲互联网集聚区的打造,形成了“珠江新城-琶洲-国际金融城+临港CBD”的黄金三角泛CBD。
这样,临港CBD就退出了“广州第二CBD”的竞争。刚好,同期的万博商圈接过了接力棒,从最初的“南部CBD”提升为“南北CBD对望”的格局。
这期间,又发生了白云新城规划调整与广州新中轴线文化“四大馆”建设的选址协调。
广州博物馆新馆原选址于白云新城国际会议中心旁边,但是,考虑到“大分散、大集聚”的城市文化设施分布,就将其移位于广州塔以南地块与另外“两馆”一起建设。于是,就有了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广州科学馆、广州文化馆的所谓广州文化“四大馆”集中在中轴线南端,代表着广州的文化门面。
虽然,这个选址考虑了与广州塔、湿地公园的互动,但是,如果将其移到番禺与万博商圈互动,则可能形成一个南部新城或万博新城。
也许这就是“万博商圈”在公共设施建设上不如“白云新城”的宿命,也是不能叫“万博新城”的原因。
因此,万博商圈要真正成为“广州第二CBD”只能在总部经济上超越白云新城,目前来看,两者不相上下,万博略省一筹。否则,白云新城将取而代之!
(202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