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4日
(2024-09-04 08:55:39)
标签:
美食情感旅游 |
杨贵妃吃的荔枝是重庆的
彭澎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
今年荔枝减产,按几年来的例牌组织酒群去增城仙村张总的荔枝园吃最好吃的仙进奉。
一到荔枝季,就有几位老友和红颜知己提醒:“一定要记得带上我一起去喔!”
其中,房地产大咖韩世同一直表示,“自从吃过仙进奉,再也不吃其他荔枝了。”
虽然今年没能上山采摘,听说树上都没挂什么果,但是,张总宣布在南华海鲜酒家举行的宴会提供已采摘的荔枝。
“除了酒管够,让酒友们今晚实现‘仙进奉自由’!”
刚好,在这个荔枝季,看到了一张《中国荔枝主要产地分布图》,产荔枝的地区有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西、云南和四川。其中,四川是最北的产区。
更有意思的是,据此图说,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泸州合江。这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兴趣。
我数次去高州,三次登上红荔阁(原叫“观荔亭”,稍后再聊此事)。但是,每当高州领导宣称杨贵妃吃的是高州荔枝,我都暗中讥笑,不好当面质疑。
此说最大的依据是高力士为高州人氏,他向杨贵妃介绍了荔枝。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运输。90年代初刚到广州,那时的荔枝三天必坏。只能用报纸包了塞冰箱速冻,拿出来尚能吃,像冰球一样,壳则是黑的。于是,现在创出了一个新神话:“当年,是一棵荔枝树连根带土送往长安,这样就解决的保鲜问题。”这似乎比驿马连夜奔送的旧神话要科学一点。
可是,当时人士白居易在《荔枝图序》的第一句说“荔枝生巴峡间”,指的是产榨菜的重庆涪陵。最后白居易又说:“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看来,要说明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是来自遥远的高州,除了文字记载,就只有科学分析了。
其实,说杨贵妃荔枝来自高州还有一个最大的BUG,就是很多人不知道四川产荔枝。否则,用脚思考都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同样,最近,我在给一个记者讲解自贡产盐的情况时,说到附近的内江产白糖。记者一脸惊讶。
很多年来,我经常要做的一项科普工作,就是说明“四川为什么是天府之国”。
自贡产的盐不是海盐,而是井盐。内江的糖是甘蔗榨的,而很多人没想到四川产甘蔗。同理,四川还产香蕉、龙眼这些“很南方”的水果。
我小时候曾经在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一带浪荡,吃过甘蔗、荔枝、龙眼等。只不过,主产于泸州、宜宾等地的龙眼当地土话叫“资圆”,烘干后就叫桂圆。在我小姨妈家附近的张坝桂圆林公园,那些桂圆树都有数百年树龄,可见荔枝、龙眼在四川生长和食用的历史之悠久。
更为奇特的是,四川可以同时生长最南方的植物和最北方的植物。如五粮液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酿造,这些粮食作物都是本地种植。尤其是高粱是川贵白酒必不可少的基础用料,古代蒸馏技术不发达,提高酒精度的主要办法就是看加多少高粱。这也是早些年,广东米酒度数不高的原因。现在则用蒸馏技术可以把米酒做成高度酒,也是后话。
四川往往每个地方都有主打特产,如茂汶的苹果、苍溪的雪梨,内江的甘蔗、泸州的荔枝,江津的广柑、龙泉的水蜜桃,宣汉的脆李、新安的猕猴桃……
那么,为什么四川产的优良水果不为人知呢?
我想大约是传统“一地一品”与当地气候有关,四川气候多样,形成了南北水果、粮食同时具有的地理条件。品种多又产量不够大,而四川人口多(当年川渝一家亲,有上亿人口,为全国最大省份),很多水果本地就消费完了,外地人无法得知。
有一年,陪一个领导去成都开会,会后去重庆参观。在动车上,我们打开成都送的龙泉驿水蜜桃吃了两个,满口的蜜汁,让领导大呼:“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水蜜桃,简直比北京的好多了!”
(2024年9月3-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