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建设全面提速,城区与城郊联系更加密切
(2017-12-30 16:05:10)
标签:
广州地铁四条新线主城区城郊城市空间 |
热焦点评(17-74):广州地铁建设全面提速,城区与城郊联系更加密切
彭澎出席广州地铁四条新线开通仪式
“为地铁速度点赞,车更大了,跑得也更快了!”
2017-12-29信息时报
广州首次一天开通四条地铁,许多乘客尝“头啖汤”
南沙客运港站的海底迷宫设计,被乘客夸为广州最漂亮的地铁站。
高科技
1 清晰醒目的动态线路图
九号线站点的新型报站显示屏吸引了不少乘客的注意。记者看到,这个显示屏位于车门上方,是拉长型的LCD动态线路图,液晶显示屏既会用文字显示当前站名,也会有动态图显示行进进度。不同于地铁二号线、八号线设在车厢列车门楣的LED走字屏,也不同于地铁三号线的闪灯式线路图,该显示屏更加清晰醒目。
2 人性化的空调候车室
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的新和总站是个地面站,除了风扇以外,站点还特设了人性化的空调候车室,方便夏日乘客在凉爽的环境中候乘。
3 “悠悠”为乘客指路
在四号线南延段的南沙客运港站,记者看到,站内地铁智能机器人“悠悠”吸引了不少乘客的眼光。该机器人能通过语音识别回答乘客提问,包括广州全线地铁站换乘路线、购票价格、地铁站周边洗手间以及地铁站附近美食等。
4 购票可扫码支付
在购票方面,新开通线路的售票机均有扫码支付功能,乘客购票不再需要找零钱,同时,地铁全线网支持ApplePay、金融IC卡、云卡及地铁乘车码过闸。
新期盼
1 站外指示更明确
在九号线花城路站,市民陈小姐前往广州北站坐车,由于着急赶路,她在站厅忘记了看指示,一出站便“蒙查查”。“地铁内地图和标识挺全的,不过出了D口我就不知道怎么走了,希望能有多一些路面的标识,指示更明确,方便我这样赶着坐车的人去广州北站。”
2 知识城线早日联网运营
市民李先生在体验知识城线后表示,觉得新线各项服务和设施都很完善,同时期待知识城线早日接入地铁线网运营:“我希望知识城线早点接入广州地铁线网。去天河,去北京路,会方便好多。以前要坐地铁,必须先开车去人和,要45分钟。”
3 建议洗手间配备纸巾
母婴室以及洗手间这些“老大难”问题,如今被完美解决。记者在十三号线白江站看到,母婴室指引清晰,内设产妇休息凳、饮水机,更有为婴儿换尿布的平台。不过,市民王先生表示,洗手间的厕间内并没有厕纸,洗手烘干机也没有开启,希望有所改善。
小贴士
1 从花城路站出站步行800米达广州北
昨日,九号线沿线地铁站广播和线路图上都有提示乘客,去往广州北站应从花城路站下车。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从花城路站D口出后步行约800米可到广州北站,但需转两个路口。赶时间的乘客可留意出站闸机处的蓝色地图,提前看好路线,或者乘坐一站公交车接驳。
2 部分出入口仍在建设中
记者踩点发现,一些站点的出入口仍在建设中。比如,四号线南延段终点站南沙客运港站,目前仅开通B、C、E、F、G五个出口。走G出口,步行10分钟内即可到达南沙客运港。如果要去南沙天后宫,可从B出口步行约6分钟至南沙客运港公交站,坐南3路(南沙湾站方向)一个站至南沙湾站,步行约2分钟即可到达。
3 知识城线暂无免费WiFi
广州地铁表示,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由于脱网运营,暂无地铁免费WiFi,待明年十四号线开通,接入整个地铁线网后,乘客可享用免费WiFi。
大数据
四条新线开通首日客流
(截至昨日19时)
●线网总进闸3573659人次。
●四号线南延段飞沙角-南沙客运港及庆盛站总进闸客流为16334人次,最大进站客流为南沙客运港站(6393人次)。
●九号线总进闸45665人次,最大进站客流为花都广场站(10635人次)。
●十三号线总进闸43479人次,最大进站客流为新塘站(6137人次)。
●知识城线总进闸18487人次,最大进站客流为知识城站(4066人次)。
新进展
未来六年更多地铁新线开通
地铁十三号线的开通,使增城与广州中心城区实现轻松“握手”。未来,地铁十三号线、十四号线、二十一号线、十六号线、十六号线北延段、二十三号线、二十七号线、二十八号线也将汇聚增城。
当前广州地铁新线建设已进入新一轮高潮,三号线机场南至机场北段、广佛线燕岗至沥滘段、十四号线一期、二十一号线、八号线北延段等5条线路预计在2019年年底前陆续建成开通,届时广州地铁将形成500公里的线网格局,线路遍及全市十一个区。
广州地铁将继续推进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七号线二期、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十号线、十二号线、十三号线二期、十四号线二期、十八号线、二十二号线等10条(段)共计约256公里的新线建设。预计到2023年,广州将形成总长约8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通车里程约为现在的2.5倍。
声音
地铁让广州城区和城郊联系更加密切
“广州地铁进入高峰发展期,我们从0公里到300公里用了20年,从300公里到600公里将用三年完成,让广州城区和城郊联系更加密切。今年这四条线涉及到各个区的全方位通车也是范围上拓展,车站设计也更人性化,比如母婴室、宽闸机。地铁四通八达,距离我们达到地铁公交出行占70%以上的目标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如果真正达到1000公里以上,出行方式、城市建设方式都将产生巨变。”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
《信息时报》2017年12月29日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