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问责能持续吗?
(2014-02-13 12:04:30)
标签:
不作为地毯人员书记各级领导干部财经 |
问政风暴(14-16):东莞问责能持续吗?
彭澎接受《大公报》采访
题外话:东莞在压力下加大了扫黄力度,祭出摘官帽辣招。实际上,早如此,就不会有今天了。而此招估计也不会坚持多久,因此死灰复燃是大概率的事。毕竟各种利益关系都不愿意长打不懈,何况其他地方也是“小巫见大巫”、“五十笑百步”。更值得一提的是,追究责任不呢?长期存在,显然许多方面是有责任的。
东莞祭辣招:辖地涉黄官员立免
2014-02-13大公网
东莞市纪委12日出炉被坊间称为历来最严的“扫黄”新规,明确“不挖出‘保护伞’不收兵”。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强调“铁腕扫黄”,凡是查处不力再被举报仍有涉黄活动并查实的,属地的4个级别“一把手”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处理。
图:东莞9日展开了对全市娱乐场所清查行动,开始扫黄专项整治/路透社
大公网2月13日讯(记者方俊明、官文清)东莞雷霆“扫黄”正展开地毯式清查行动,深挖“保护伞”成为重中之重。东莞市纪委12日出炉被坊间称为历来最严的“扫黄”新规,明确“不挖出‘保护伞’不收兵”。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强调“铁腕扫黄”,凡是查处不力再被举报仍有涉黄活动并查实的,属地的4个级别“一把手”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处理。凡党员干部参与涉黄“保护伞”的,亦一律先免职再严惩。
东莞地下色情现象遭曝光后,连日来广东在大举“扫黄”的同时,也把目光聚焦在背后“保护伞”。有专家指出,近10多年来全国“扫黄”行动此起彼伏,而珠三角的大规模“扫黄”行动要早于内地其他城市,且打击力度一次次加大,但涉黄娱乐场似乎“一路查一路开”,这跟背后的强硬“保护伞”分不开。
有消息称,珠三角部分城市涉黄“保护费”分不同层次。涉黄场所的幕后投资人通过“高层公关”,与当地镇街公安分局的渎职负责人接触进行“利益输送”。而属地派出所的失职负责人则定期获献上“保护费”,小圈子内按级别分配,级别越高“收入”越高,因承担风险亦越大,平时可给予“保护”,如帮手申办营业执照或优先续期。而一些基层警员则享受涉黄场所消费“优惠”,介绍朋友也有折扣,每逢行动适时通风报信。
继东莞中堂镇公安分局局长、涉黄酒店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长被停职后,东莞市纪委已牵头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反贪局、反渎局、市公安局纪委成立5个联合专案组,重点查处涉黄事件中公职人员失职渎职的问题。
12日东莞市纪委又发出紧急通知,强调“四项纪律要求”。其中,各级领导干部守土有责,凡是查处不力,再被举报仍有涉黄活动并查实的,属地镇(街道)党委书记、公安分局长、派出所长、村(社区)书记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处理。凡党员干部参与涉黄,亦一律先免职再严惩。
严禁说情开脱
同时,采取超常规措施向“黄流”宣战,将责任明确到岗、到人。凡在扫黄工作中失职、渎职的,凡是坐视不理、推而不动的,凡是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延误扫黄整治工作的,都要追究责任。此外,明确“不挖出‘保护伞’不收兵,不见成效不收兵”;严禁公职人员为涉黄人员说情开脱,包庇、纵容涉黄人员或提供庇护场所。
徐建华强调,各镇街若被举报有涉黄活动的,必须实行异地用警查处,严查背后的“保护伞”、利益链问题。东莞市将派出暗访组分赴全市各地进行暗访,凡发现有涉黄行为的,一律从严、从重处理。
“东莞今次出炉‘扫黄’新规空前严厉,直接以‘乌纱帽’督促地方官员的扫黄决心和力度,相信短期内会收到显著成效。”东莞市政府特约顾问林江认为,以往全国各地亦曾有过类似声势浩大的扫黄行动,但这种“运动式”扫黄难以彻底根除“黄流”滋生土壤,一旦严打期过去,“黄流”便会捲土重来。对此,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表示认同,建议最严“扫黄”新规不应是昙花一现的短期政策,更应将这一规定固化成执法指南,形成长效“扫黄”机制,并引入群众、社会组织和人大代表等第三方监督体系,对“扫黄”效果实行季度评价考核,对不作为的官员实行停职严查。